郭正亮:對中政策不稱總結報告蘇貞昌大敗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做成'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民進黨前立委、政治評論員郭正亮則解讀,對中政策不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做成“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民進黨前立委、政治評論員郭正亮則解讀,對中政策不再稱總結報告,等於降低位階,不具有指導全黨中國政策的約束力,這也可以說是蘇貞昌大敗;其次,在謝長廷堅持下,不具有兩岸平台內涵的憲政共識被廢除,維持憲法各表作為民進黨兩岸平台方案的可能發展空間,維持住基本的路線尊嚴。
政大國發所所長童振源評論表示,這次民進黨基本立場沒有明顯調整,主要受限於兩個因素,第一,今年5月的民進黨黨主席選舉,有志於黨主席選舉的領導人不願意進行大幅度的立場或政策調整,以免傷及黨員的支持度。第二,馬英九支持度太低,所以民進黨願意調整兩岸政策的動力非常低。
他期待今年5月以後,民進黨產生的新任黨主席能帶領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格局與立場,提出贏得2016年執政權、穩定與發展兩岸關係、開展與促進兩岸和解的兩岸政策。
前立委林濁水則認為,政策從寬、立場從嚴是很自然的結論,但紀要不是結論,沒有什麼拘束力,民進黨努力了很久,沒做成結論很可惜。他說,對兩岸政策採取“政策從寬”,對民進黨來說是巨大的轉變,未來到立法院推動時,立委配合的是不是很順暢,都還不一定。
童振源還認為,民進黨雖展現善意與積極態度,但進展幅度有限。尤其,這次是通過檢討紀要、不是總結報告,也沒有通過憲政共識作為兩岸互動基礎,保留未來兩岸政策調整與發揮的空間。
他說,民進黨應該積極自信參與兩岸交流,包括民進黨智庫與執政縣市的城他市交流,但是民進黨沒有調整既有的政治立場,大陸恐怕難與民進黨展開積極的交流。【中評社/記者 鄒麗泳】
童振源:對「民進黨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評論全文
政大國發所所長童振源對「民進黨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做出了以下評論:
1.「民進黨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展現善意與積極態度,但是進展幅度有限。
a.「民進黨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強調民進黨應該積極自信參與兩岸交流,包括民進黨智庫與執政縣市的城市交流,但是民進黨沒有調整既有的政治立場,大陸恐怕難與民進黨展開積極的交流。
b.「民進黨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強調民進黨應該善待陸生、陸配、陸客,試圖區分中共政權與人民,寄希望於大陸人民,有助於改善民進黨反中的形象。
2.這次在基本立場沒有明顯調整,主要受限於兩個因素:第一,今年五月的民進黨黨主席選舉,有志於黨主席選舉的領導人不願意進行大幅度的立場或政策調整,以免傷及黨員的支持度。第二,馬英九總統支持度太低,所以民進黨願意調整兩岸政策的動力非常低。
3.這次會議是通過檢討紀要,不是總結報告,同時沒有通過憲政共識作為兩岸互動基礎,保留未來兩岸政策調整與發揮的空間。
4.期待今年五月以後,民進黨產生的新任黨主席能帶領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格局與立場,提出贏得2016年執政權、穩定與發展兩岸關係、開展與促進兩岸和解的兩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