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哩 綠對中政策路顛簸

2014-01-23 10:06:09   1121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9日通過「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外界原期待頗深,但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一句「沒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9日通過「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外界原期待頗深,但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一句「沒有讓人很有感」,凸顯恐怕連黨內都不滿意。

民進黨2012年總統敗選後,黨內掀起檢討兩岸路線聲浪,但過程一波三折,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決定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時,為了黨內各要角是否參與,也花了一番功夫。

黨內經過近半年的9場中國政策擴大會議,廣邀黨內外學者專家,甚至包括藍營兩岸策士討論,期間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還拋出凍結台獨黨綱提議,讓外界矚目民進黨最後會端出什麼大菜。

不過,黨內對兩岸政策檢討幅度歧見甚大,與會者轉述,中國事務委員會下午的討論,甚至在要用總結報告、會議紀錄等名稱問題,就隱然有蘇謝交鋒意味。謝長廷說,他可以接受這份文件是9次華山會議的紀錄,但不能作為報告。

此外,原本由謝長廷主持的該場對中政策擴大會議中做成結論的「憲政共識」,也在會中遭推翻,除謝長廷重申「憲法各表」外,包括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前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等人都關切憲政共識的內容到底為何?對岸是否接受?

與會者表示,蔡英文關切這份文件對日後民進黨的對中政策有無幫助,也認為涉及國家定位、憲政共識的議題要慎重。

在黨內的折衷下,中國事務委員會下午通過對中政策檢討紀要,除了載明將積極參與兩岸交流,包括智庫與地方執政縣市的城市交流,以及將透過對法令的逐步檢討與修正,善待陸配、陸生與陸客,尊嚴生活等執行面外,基本立場都未改變。

主張「憲法各表」的謝長廷受訪時直言,內容不很明確,「沒有讓人很有感」。謝長廷明天還將對外論述,凸顯立場。

前陸委會副主委、政大國發所長童振源認為,這份紀要展現善意與積極態度,但是進展幅度有限;民進黨沒有調整既有的政治立場,大陸恐怕難與民進黨展開積極的交流。

民進黨最後沒有以通過報告來確立兩岸路線,僅以檢討紀要呈現,預留未來進一步修正的空間。前民進黨籍立委林濁水認為,「政策從寬、立場從嚴」是很自然的結論,但紀要不是結論,沒有什麼拘束力,民進黨努力了很久,沒做成結論很可惜。

兩岸路線的修正曾被形容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也曾直言,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撕掉「逢中必反」的標籤。

不論是憲政共識、憲法各表,或是民進黨9日通過的折衷版本,「應該積極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做為兩岸對話的基礎」,就如同民進黨這份紀要所說,「讓台灣民眾相信本黨有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除了文字、口頭上的宣示外,未來怎麼做才是關鍵。

蘇:鼓勵兩岸智庫與城市交流

民主進步黨今天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會後召開記者會說,自信積極鼓勵兩岸智庫與地方執政縣市的交流。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下午3時召開第5次會議,歷經2.5小時討論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內容涉及民進黨兩岸間智庫與地方執政縣市的城市交流等。

會後蘇貞昌召開記者會,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中國事務委員會發言人鄭文燦、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陪同。【中央社】

綠對中政策 「憲政共識」沒結論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下午討論「對中政策總結報告」。經過2個半小時的討論,原本初稿中擬訂以「憲政共識」做為兩岸交流的基礎,但會中仍有不同意見,因此暫時沒有通過,將留待後續會議討論。

蘋果日報報導,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會後表示,今天會中有通過歷次會議討論紀要,包括善待陸生、陸配、兩岸智庫交流等都有共識,但「憲政共識」部分仍有爭議,未能通過。

蔡謝游各自表述 蘇會後親自說明


民主進步黨今天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將公布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說,總結報告內容不很明確,「沒有讓人很有感」。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下午3時召開第5次會議,將提出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包括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游錫堃等8位委員都出席;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邱義仁則因人在國外,沒有出席。

謝長廷會前受訪時表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最重要是清楚明確,黨主席要領導這個黨,政策不論是改變或不改變,都要講很清楚;改變要有加分效果,或達到功能性,才有改變的必要。

他認為,民進黨現在講了很多文字的堆砌,講了非常多卻不太清楚,因此應要有民調依據。

謝長廷並認為,總結報告內容不明確,「沒有讓人很有感」,沒有明確地說民進黨要往哪個方向走,有些內容甚至是重複的。

謝長廷說,他主張「憲法各表」,但日前主持對中政策擴大會議時,做出折衷的「憲政共識」決議。他說,經過他1年多走遍美國、大陸、歐洲等地,有的人可以接受憲法各表,沒有人公開說不可行,憲政共識則可能還要在實證上,看看有沒有辦法得到多數的支持。

游錫堃說,台灣有自己本體的總體戰略,兩岸政策應放在台灣總體戰略下思考,同時要幫助中國人民來共享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

被問到是否支持憲法各表,游錫堃說,「我現在並沒有看到具體的憲法各表是怎麼各表」。

對於民進黨智庫可能登陸的想法,蔡英文說,能夠有互動總是好的。【中央社】

綠對中政策今出爐 不提凍獨

民進黨對中政策總結報告今天出爐,黨內意見不一。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說,中國事務委員會做出新的結論,應做民調看人民是否支持,他仍主張「憲法各表」;民進黨前主席游錫堃說,過去通過的決議文已足夠,未必還要新的決議文。

聯合報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童振源昨天在聯合報投書,呼籲民進黨射出三支箭,包括:凍結台獨黨綱、設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推動憲法各表。但據了解,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不會再提出凍結台獨黨綱。

民進黨現階段對中政策總結報告指出,全球化潮流下,兩岸交流是必然趨勢,民進黨應積極自信參與兩岸交流,包括「智庫與地方執政縣市的城市交流」。

報告也指出,台灣應在國家安全、社會承載無虞和制度完善配套下,透過對法令的逐步檢討,營造讓陸配、陸生、陸客,可以尊嚴生活、健康學習及平安旅遊的友善環境,使其成為支持民主台灣的最佳夥伴。

黨內幹部表示,這是第一次將智庫交流納入黨的正式文件。至於未來是否赴中交流?該幹部說,既然有此闡述,這也是合理作法。

黨內幹部說,此報告堅持台灣前途決議文基調,主權和民主就是民進黨核心價值,沒有必要拋棄。

至於是否將提出新的決議文?該幹部表示,要看討論結果,即便有黨的決議文,也不會脫離基本價值。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示,對中政策要怎麼做,要集思廣益、嚴肅面對。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