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吃螃蟹的柯建銘

2014-06-19 11:02:34   2097

民進黨的立法院龍頭老大柯建銘一句「凍結台獨黨綱」,不但引起民進黨內部「悍然大波」,也讓兩岸政治觀察人

民進黨的立法院龍頭老大柯建銘一句「凍結台獨黨綱」,不但引起民進黨內部「悍然大波」,也讓兩岸政治觀察人士「跌破眼鏡」,更讓民進黨內獨派人士「不可思議。」「凍結台獨黨綱」這句話能從柯建銘嘴裏說出來,的確讓不少人感到「匪夷所思」。

其實,曆史上這種意外的事情並不鮮見,最典型的就是以反共立場堅定的美國總統尼克森第一個跑去北京並暢談中美建交之事。國民黨中「死硬反共派」與北京公開交往的也不在少數...如此等等,只能說明兩點:時代在變,人也在變;形勢比人強。

柯建銘之所以敢於站出來吃螃蟹,挑動民進黨最敏感的「台獨黨綱」神經,並不是他不清楚沖撞「台獨黨綱」這個神主牌可能引來的「政治後果」,並不是他不了解提出這個主張後可能惹來的「很多麻煩」。果不其然,自從他「口出惡言」後,要求他退黨的有之;要求他退出立委的有之;要求罷免他黨職的也有之...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柯建銘的「凍結台獨黨綱」言論得到黨內一些「不同意見」者「嗆嚇」,但是,民進黨內的大佬和「位高權重」人士都在保持沉默。到是國台辦發言人「很嘴快」,稱這是「積極信號」,稱柯是「有識之士」,還高度肯定這是「民進黨朝向正確方向的重要一步」。從以上兩點來看,柯建銘跳出來挑動民進黨的「台獨黨綱」神經,看來並不是「無的放矢」。

首先,對民進黨高層來說,蔡英文2012年「敗選」後的「最後一哩路」該如何走?迄今在黨內沒有方向、沒有步驟。蘇貞昌搞的「華山論劍」直到走完全部「流程」,得到的評價不是批評,就是冷言冷語。好在有柯建銘的臨門一腳,讓「華山論劍」增色不少,而且也讓之前既定的「憲政共識」「總結」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其次,近年來,民進黨很多人士在很多場合都說過,民進黨不排除和大陸交流,問題是,在「台獨黨綱」招牌下,北京只和民進黨「個別人士」交流,絕對不和民進黨「做任何交流」,這是民進黨高層非常心知肚明的。在形勢比人強的大勢面前,民進黨若想和北京「黨對黨交流」,必須自己先把「障礙」清楚,而這個「障礙」,就是「台獨黨綱」這個神主牌。

再次是,民進黨向來由派系組成。不僅有很多山頭,而且有不同主張。但是大的方向來看,民進黨內派系分三大塊:極獨派—這個派系占少數,用李敖的話說,也是假台獨;交流派—積極主張和大陸交流;反對國民黨派—民進黨內很多人是因為反國民黨、不滿國民黨而走到一起。這三個政治板塊決定了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只能具有「階段性意義」。在如今的兩岸關系沖擊下,「台獨黨綱」是否還應堅持下去,堅持下去的意義何在?民進黨內部早已開始有所討論,只是柯建銘先站出來說「皇帝新衣」而已。

更主要的是,台灣情勢目前對民進黨十分有利,在馬英九民調一直低迷情況下,很多民進黨人對蘇貞昌無力拉升民進黨在台灣百姓中的聲望十分焦慮。柯建銘提出「凍結台獨黨綱」,可謂是一舉多得,如果能在民進黨內形成共識,對民進黨搶奪中間選民選票勢必有很大影響。柯建銘可能對兩岸政治不勝嫻熟,但是他對民進黨2016年能否執政充滿期待,他對民進黨能否獲得更多選民支持心知肚明,就他個人而言,他目前已是民進黨內舉足輕重人物,如果2016年大選民進黨沒有勝選機會,等於宣告他的政治生命就此結束。對民進黨而言,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執政,不是為了扮演永遠的反對黨。要執政,就要「想盡一切辦法」拉選票,「凍結台獨黨綱」雖然對民進黨的「沖擊大了一點」,但是大大增加民進黨走完「最後一哩路」的可能性。

作者介紹
  • 李曉莊

    《台商》雜誌社長、「台商匯」董事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