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 國台辦老詞 陸學者看好

針對馬總統盼出席明年北京APEC會議,藉此達成「馬習會」,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昨正式回應:「我在之
針對馬總統盼出席明年北京APEC會議,藉此達成「馬習會」,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昨正式回應:「我在之前發布會上,已多次表明我們看法,我沒有新的補充。」大陸官方至今對APEC會上實現「馬習會」,口徑未有新變化,但大陸學者多數看好其可能性。
中國時報報導,《亞洲週刊》25日報導馬總統新說法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第一時間回覆說,對報導不了解,待了解後隔日回應。26日上午,范以手機簡訊回覆說法。
今年10月16日國台辦記者會上,范麗青說,「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需藉助國際會議場合」;推到更早9月13日,當時台辦發言人楊毅說,陸方「主張按亞太經合組織有關諒解備忘錄規定和慣例,處理台灣方面人士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問題。」這是至今大陸對我領導人出席APEC的制式回應。
國台辦說法,即馬總統所言「有意願,但北京拒絕」背景。熟悉北京政情人士說,國台辦如此表達,表明上面(涉台高層)未就此達成共識,但他認為,「北京可能朝接受方向評估研究。」
學界對此觀點,亦不悲觀。社科院台研所一位要求不具名學者說,「目前兩岸都有願望,值得期待實現。」至於會面形式身分,「技術層面問題可想辦法化解。」他說,單純握手寒暄意義不大,重點是能否達成共識,發表和平宣言,才能創造歷史。
上海台研所副所長倪永杰說,APEC「馬習會」可行性不斷上升,「大陸態度樂觀開放,並非外界認為保守。」廈大台研院政治所長張文生則認為,APEC上演馬習會機會「還是比較大」。
陸委會:王張會沒計畫談馬習會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將在明年2月會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26日表示,王張會目前雙邊還在各自進行規劃,但兩人討論的議題,並不包含「馬習會」部分。
今日新聞網報導,吳美紅表示,總統馬英九以經濟體領袖參加APEC,陸委會認為非常合適,這也是歷屆政府的一貫立場,包括今年8月在峇里島舉行的APEC,陸委會事先也就此和國台辦進行溝通,雖然未獲得正面回應,但「未來不論在哪裡舉行,陸委會還是會繼續爭取,持續爭取國際社會,包括中國大陸的支持。」
有關王張會部分,吳美紅強調,兩人會面的時間、地點和討論議題尚在進行溝通,若有明確內容一定會充分跟社會各界說明,包括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內政委員會委員,「這是本來就有的規劃。」
至於「馬習會」的部分,不會成為王郁琦見張志軍溝通、討論的議題。
此外有媒體報導,我方準備以開放「媒體互設常駐機構」,來交換我方爭取的兩會辦事機構「人道探視權」,吳美紅駁斥此說法,強調這樣內容「空穴來風、子虛烏有」。
吳美紅重申,兩會辦事機構有關人道探視的部分,是辦事機構的重要功能,受到社會各界、朝野的關注,這項功能也確保國人在對岸最大的權益。
媒體長駐部分,也必需達到兩岸交流資訊對等,目前大陸對媒體依舊有嚴格管控,包括限制網站、規劃採訪區等。吳美紅強調,大陸對新聞環境的改善,我方必須去審慎評估,並進一步跟陸方爭取。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