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大陸排除APEC馬習會

2014-01-09 10:31:50   1782

馬盼「馬習會」 蘇貞昌:應先心中有人民馬英九總統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表達,有意願出席明年在北京舉行

馬盼「馬習會」 蘇貞昌:應先心中有人民

馬英九總統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表達,有意願出席明年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領袖會議(APEC),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高峰會。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傍晚出席活動受訪時說:「他一心只想去見遠在天邊的習近平,卻從來也不肯見見自己國家的人民,像大埔農民、關廠工人、受服貿衝擊的產業們,我們覺得這是非常不對,也很遺憾。」

蘋果日報報導,蘇說,看他那個專訪,如果把名字遮住,你會覺得好奇怪,這個人是台灣的國家領導人嗎?怎麼他講的話,無論是一中原則、服貿、防空識別區,都是從中國的角度在講話,如果看了馬英九這樣的名字,你就不奇怪,因為5年多來,他一直都是從中國的角度、中國的利益在講事情、在做事情,不是從台灣利益來做。

蘇說,這些年來,馬總統一直外交休兵,也沒看到中國因此有任何善意回應,照樣打壓台灣、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所以一切並沒有因為外交休兵,因為馬總統這些作為,台灣有得到任何更好、更善意,都沒有,我們希望馬總統不要一心只想去見習近平,應該先心中有人民。

蘇批馬一心只想見中國高層 藍回批「自取其辱」

對於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批評總統馬英九「不見台灣民生疾苦,一心只想見中國高層,這是國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今(26)日反駁說,前總統陳水扁多次表示希望到大陸展開「和平之旅」,並能與對岸領導人對話,這算不算「一心只想見中國高層」?但馬總統的立場一貫是「如果兩岸領導人要會面,一定是在我方國家有需要、人民能支持,同時在對等尊嚴的狀態下才有可能」,蘇貞昌基於黨派之私,做不實的指控,只能自取其辱。

今日新聞網報導,楊偉中指出,前總統陳水扁曾多次表示希望到大陸展開「和平之旅」、「尋根之旅」,並能與「江澤民主席握手和解」,也多次表示願意和胡錦濤對話,而當時蘇貞昌正擔任民進黨主席等要職,不知道這算不算「一心只想見中國高層」?陳水扁競選總統時還說過,如果當選總統,希望在就職前訪問大陸,而且不會「天真的要求對等與中國國家領導人對話」,民進黨領袖這種自我降格的說詞,不知道是否是「國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

楊偉中表示,馬總統的立場一貫是「如果兩岸領導人要會面,一定是在我方國家有需要、人民能支持,同時在對等尊嚴的狀態下才有可能」,何有「一心只想見中國高層」可言,蘇貞昌的惡意指控,完全不符事實。

至於蘇貞昌批評「中國拒絕台灣的國家元首參加APEC」,「顯見馬政府的外交休兵並沒有讓台灣走出去」,楊偉中回應說,民進黨執政時期曾想提高我國APEC領袖會議代表層級,但始終做不到,2006、07兩年更是由民間企業領袖代表我國與會。馬總統上任後,我國與會的領袖代表立即提升到前副總統層級,今年印尼峇里島APEC會議更是由剛卸任的蕭前副總統代表出席,意義相當重大,政府仍會繼續推動總統出席APEC會議。

民進黨:整天只想見習近平


對於馬總統接受最新一期「亞洲週刊」專訪時,表達希望出席明年在北京所舉辦的APEC,並藉此促成「馬習會」的說法,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今(26)日表示,馬英九不跟自己的人民見面,卻整天想要見習近平,既然條件不成熟,就請馬總統應該要專心國政,把經濟做好,不要妄想以外交事務、「馬習會」來轉移焦點。

林俊憲表示,令人不解的是,大陸既然已經明確拒絕,但馬總統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仍表達追求所謂的「馬習會」,如果條件不成熟,馬英九卻一再的提出他個人對「馬習會」的渴望,那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成熟他自己的歷史定位,而不是為了爭取台灣的機會。

林俊憲指出,馬政府執政,國政敗壞、經濟衰退,馬英九不跟自己的人民見面,不見大埔農民,不見反服貿代表,也不見關廠工人,更不敢見大陸民運人士,但卻整天想要見習近平,既然條件不成熟,就請馬總統應該要專心國政,把經濟做好,不要妄想以外交事務、「馬習會」轉移焦點。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則表示,針對「亞洲週刊」這次的訪問,中國事務部特別注意到馬提到有關兩岸協議,貨貿協議雙方已談了2/3,他請問馬總統,對國人與產業界知道多少、掌握多少?此外,馬總統也提及服貿協議不可能重啟談判,他也想請問馬總統,服貿協議已經進入國會民主監督程序,針對國會還在進行審查,為何馬總統能說不能重啟談判?

洪財隆說,對於馬總統指民間對服貿很多扭曲,民進黨要正告馬總統,是他的行政團隊與他自己做了很多扭曲,大家都知道兩岸加入WTO、GATS(服務貿易總協定),台灣是用「已開發國家名義」加入,大陸是用「開發中國家」加入,台灣在GATS多邊開放程度58%,大陸只有37%,在服貿協議裡,即使台灣只開放適用WTO待遇,大陸宣稱對台開放多於或優於WTO,但當初台灣是用已開發國家標準,大陸僅是開發中國家標準,因此在這次服貿協議版本,台灣對大陸是開放比較多的,不是大陸比台灣多,請馬總統不要把基本事實搞錯了,這會影響到國人判斷。

馬英九:大陸排除APEC馬習會

馬英九總統首次公開表明有意參加明年北京APEC會議,但已遭中方拒絕。

BBC中文網報導,馬英九表示,主觀上有意願參加明年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推動兩岸關係。

這是馬英九總統首次公開具體說出這項意願。但馬英九同時表示,「中共已經宣佈不透過APEC(與我見面)」。

馬英九日前接受《亞洲周刊》專訪,他在專訪中做出以上表示。總統府周三(25日)晚間公布專訪全文。

「馬習會」

馬英九強調,與對岸領導人會面,仍需要創造一些條件,目前還在創造條件的過程中。

馬英九表示,因為台灣民眾希望他與大陸任何人見面,都是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出席,但在雙方都互相不承認的情況下,這有一定的困難。所以為什麼會有人想到是在APEC,因為APEC是設計好的。

馬英九指出,APEC不稱高峰會而稱經濟體的領袖會議,參加的不稱國家,頭銜也不稱總統、元首,而稱領袖;在國際人多的場合,不是專門與中國接觸,雙方的壓力都會小,稱呼都是領導人,所以很多事情都可以順便進行。

馬英九說,「因此,我當然願意去。不管APEC在哪裏,如果能去,我都願意去」。

談到是否認為明年北京APEC是「馬習會」最好的時機,馬英九說,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已公開排除這個可能性。

經濟體領袖出席

馬英九同時表示,「我在很多場合都提到,我們沒有一定要將馬習會排除」;他重申,但必須在「國家有需要」及「人民願意支持」的情況下進行,才能夠真正地解決問題。兩岸之間目前進展並不慢,但仍有許多問題存在,需要逐步克服。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必須在適當的時機和場合,配合適當的身分。

陸委會表示,馬英九總統不論出席何種場合都是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陸委會評估已排除總統以政黨領導人身分見面。

陸委會認為,兩岸在APEC見面是適當的場合,未來會依照過去慣例,爭取馬英九總統以經濟體領袖的身分出席APEC會議。

歷史定位

馬英九總統在競選連任成功後曾說,他雖已沒有連任壓力,但仍有歷史定位的追求。可見,他非常重視自己的歷史定位。但是,朝野惡斗導致國內政績乏善可陳,在此情況下,唯有走出去,才能挽救低迷的支持度。

馬英九在任內爭取 APEC「馬習會」,成為最佳的選項。

2005年,連戰以國民黨主席身分訪問中國大陸,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面,贏得國共破冰的歷史定位。

「馬習會」一旦成真,將是兩岸分治60餘年以來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為兩岸和平帶來新的契機,在政治上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

蘇:總統盼馬習會 國家不幸

民主進步黨主席蘇貞昌25日說,總統馬英九一心只想見中國高層,是國家的不幸。

民進黨發言人張惇涵深夜透過民進黨文宣部發布新聞稿,轉述蘇貞昌談話指出,這幾年馬總統的許多相關作為,總是在為中國創造有利的條件,而非為台灣創造有利的條件。

他說,中國拒絕台灣的國家元首參加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在國際上繼續打壓台灣,顯見馬政府的外交休兵並沒有讓台灣走出去,也沒有爭取到中國方面對等的善意。

蘇貞昌認為,當台灣的經濟陷入空轉,人民苦,社會悶,國家領導人卻還在為自己的政治鬥爭辯解,為人民不支持的一中政策辯護。

蘇貞昌說,這個總統不見台灣民生疾苦,一心只想見中國高層,這是國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