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堵住銀行業放貸的漏洞

為進一步抑制信貸過快增長,中國監管部門正醞釀出台信貸新規,以加大銀行業利用影子銀行系統繞開放貸限制的
為進一步抑制信貸過快增長,中國監管部門正醞釀出台信貸新規,以加大銀行業利用影子銀行系統繞開放貸限制的難度。
華爾街日報報導,據兩位看到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相關規定草案的銀行業人士透露,銀監會希望通過該新規限制金融機構將企業貸款包裝成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的能力。銀行間拆借交易通常風險較低且限制較少。這種做法通常涉及對信託公司的貸款,信託公司將這些貸款再包裝成所謂的銀行間資產。
中國政府近年抑制信貸增長的努力多次因非銀行貸款機構網絡的出現而難以奏效。這些貸款機構通常會與銀行進行合作,而為了能夠繼續放貸,中資銀行的手段更是日漸高明。
上述新規草案預計將在明年2月份以某種形式開始實施,這些措施旨在加強對銀行間拆借市場的管理。各大銀行通常通過該市場以低利率相互拆借資金,以滿足短期融資需求。但中資銀行正越來越多地通過銀行間市場籌集短期資金用於發放長期貸款,這種錯配導致了6月份的“錢荒”,當時隔夜拆款利率一度飆升至30%的高位。
根據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的數據,中小型中資銀行目前約20%的融資來自銀行間市場,2012年前該比例僅為10%-15%。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央行暗示將對這種做法進行打擊,稱這種做法加大了流動性管理和風險控制的難度。
瑞銀(UBS)經濟學家汪濤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外界普遍預計監管機構可能即將收緊銀行間資產調配業務,這可能已導致銀行對銀行間市場上的短期借貸行為變得越來越謹慎。分析師們也表示,近幾個月來,中國央行已多次暗示其對市場的資金投放量將較此前減少,這也導致銀行間的資金拆借出現意願下降。
11月18日,衡量銀行間拆借成本的基準7天期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升至5.94%,為6月份“錢荒”以來的最高水平,也遠遠高於今年早些時候3%左右的水平。在央行向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後,該利率週三回落至4.77%,
按照相關規定,商業銀行的貸款餘額和存款餘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這對銀行信貸擴張能力是一個很大的限制,但同業拆借不計入貸存比指標。此外,商業銀行每發放1美元企業貸款,就必須持有四倍於每發放1美元銀行間貸款所需持有的資本。
這樣一來,為了在擴大貸款規模的同時將成本降至最低,把企業貸款包裝成銀行間貸款就成了商業銀行之間的一種流行做法。通常使用的一種方式是:銀行通過信託向企業發放貸款,然後將該信託資產用作抵押從另外一家銀行獲得短期貸款。在這一過程中,這筆商業貸款被重新歸類為銀行間資產。
新規將增加上述做法的操作難度。相關規定還要求銀行將銀行間貸款作為整體貸款配額的一部分,銀監會將向每家銀行設置一定的配額。目前該配額不包括銀行間市場貸款。
一家中等規模中資銀行的貸款經理稱,如果新規按計劃實施,將會嚴重衝擊銀行業務。
為促使銀行更好地管理流動性並避免期限錯配,新規定還將把銀行間貸款的最長期限設定為一年。新規定將敦促銀行為此類貸款計提損失撥備。
新規定還將給單一銀行向其他金融機構提供銀行間貸款的規模設置上限,即不超過銀行總存款的50%。此外,單一金融機構的借款和貸款餘額將不得超過其淨資本的100%;任何銀行向一切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不得超過其淨資本的25%。
銀監會在新規草案中表示,將加強對活躍在銀行間市場的銀行的監督。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