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民間疾苦

最近走到哪裡,最熱門的就是食安議題,大家都在討論為什麼「大豆油裡沒大豆、辣椒油裡沒辣椒?」食品成分標
最近走到哪裡,最熱門的就是食安議題,大家都在討論為什麼「大豆油裡沒大豆、辣椒油裡沒辣椒?」食品成分標售不清、掛羊頭賣狗肉確實可恨,但讓人更害怕的是,原來除了食安出問題,台灣的國安出了更大的問題。
為什麼說台灣的國安出問題,原因很簡單。試問,當食藥署長的家中十年沒用過油、鹽,國防部副部長的兒子不必和大家一樣當兵,民眾要何以相信,這些高居殿堂的大官們能知道民間疾苦。
政府用人是一門學問,新上任的食藥署長葉明功有其專業,我們也很希望葉署長能如他所說,像替家人把關一樣替全民把關食安。但話說回來,不接觸又怎麼知道問題所在,難道要全民家中都比照不用油鹽?
再說國防部副部長夏立言兒子的兵役風波,首先讓人擔心的是,夏立言如果連兒子都管不動,請問如何確保他能管理得好國軍,還是別人的兒子能管,自己的兒子不能管?其二則是,沒有同理心,如何讓其他家長放心把小孩交到軍中。
這兩件事其實都不算大事,也不涉及官員的專業和操守,只是純粹將心比心,「不吃油鹽的管食安、兒子不當兵的管國防」,總讓人覺得邏輯有點怪怪的,連不太起來。換句話說,當前政府用的人未必是錯的人,卻好像是不太對的人。
我還記得,多年前有次立法院質詢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時,有立委劈頭就問:「總裁,你管的是台灣的物價,請問XX超商的國民便當一個多少錢?」彭淮南當場答不出來,事後馬上請幕僚去了解、替他整理相關價格資料。
為什麼立委會這樣質詢央行總裁?看起來很無厘頭,事實上卻是一點也沒錯。一個管物價的人,自然應該對國內物價有概念,而影響生活最主要的物價,也就是食衣住行,如果一般人吃的都是國民便當,總裁自然不能完全不清楚價格。
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何制定符合人民需求的政策,靠的就是官員要貼近民眾、知道民眾所需、所感、所求,官員的專業再深,如果不知民間疾苦,沒辦法感同身受,想要相關政策能替民眾把關,無異是緣木求魚罷了。
【中國時報/工商時報金融理財新聞中心主任傅沁怡】2013/11/07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1107000063&cid=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