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警告 QE不應急著退場

2013-08-27 12:43:54   531

歐日經濟成長仍需更長時間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拉加德警告目前仍不是量化寬鬆措施(QE)退場時機,

歐日經濟成長 仍需更長時間

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拉加德警告目前仍不是量化寬鬆措施(QE)退場時機,含美國在內的央行不應急於撤回超級寬鬆貨幣政策,因為如歐洲、日本等國仍需更長一段時間來提振經濟成長。她也呼籲全球央行應更緊密合作,把此非傳統貨幣政策最終退場衝擊減至最低。

自由時報報導,拉加德二十三日在出席美國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的全球央行年會時指出,目前針對如美、日央行所採行措施的影響,各國仍無相關政策協調或協議,「若未在全球層次上行動,各行其是,可能危及全球的復甦」。

她說,決策官員需要進一步瞭解潛在的外溢(spillovers)衝擊,因為一旦刺激措施減碼造成又一次金融危機,部分國家自己可能無法抵擋。

建議建防禦線 避免金融波動

拉加德表示,全球央行需建立更進一步防禦線,確保彼此間換匯協議(提供流動性交換)可作為避免金融波動的一種工具,IMF已準備好提供政策建議與金融支持。

美國聯準會可能縮減每月購債八五○億美元的疑慮,已對全球市場造成衝擊,尤其新興經濟體出現撤資潮。

過去三個月來,根據彭博彙編數據,二十種最常交易的新興貨幣約貶值四.四%,其中巴西幣貶幅高達十五%、印度十四%、印尼十三%。土耳其股市慘跌達二十七%,印尼、泰國、菲律賓股市跌幅在十七%至二十%間。

QE退場疑慮 新興市場嚇壞

拉加德指出,聯準會收回刺激措施的疑慮已打擊到新興市場,但撤出過程可能比外界所擔憂的更久;對未採用非傳統貨幣政策的國家來說,浮動匯率將會有幫助,且仍有代價;「一些市場干預行動可緩和匯率波動或短期流動性壓力」。

她說,過去幾年,具大膽野心、規模更大的非傳統貨幣政策成功把世界從另一次大蕭條懸崖邊拉回,為各國爭取到經濟改革時間,應要推進更深入改革,奠定持久成長基礎。

拉加德直言「不建議」超級寬鬆貨幣政策太快退場,部分國家仍需要非傳統貨幣政策,尤其日本、歐洲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展現其提振成長的效果。

Fed官員:QE縮減 9月將啟動

美國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洛克哈德(Dennis Lockhart)24日受訪表示,如果沒有「真正令人憂慮」的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成長步伐蹣跚,聯準會(Fed)9月召開政策會議時,可能謹慎邁出縮減購債的第一步。

經濟日報報導,正參加央行年會的洛克哈德指出,近期經濟數據好壞參半,成長預估值也許必須下修,但復甦力道未受影響。Fed下次會議訂在9月17日至18日,洛克哈德說:「假設現在到9月18日間經濟未顯示任何真正令人擔憂的跡象,我對9月(退場)感到安心。」

洛克哈德今年在Fed決策會議中並無投票權,但因為被視為中間路線,成為外界猜測央行政策走向的重要參考。

洛克哈德指出,現在沒有新證據能反駁他對美國逐步邁向復甦的假設。他說:「只要我們還在經濟航道上,我對踏出縮減購債的第一步感到安心。」

Fed表示,預料今年稍晚會開始縮減購債,現行的購債規模是每月850億美元。

洛克哈德的談話顯示,至少他也認為推遲此舉的難度頗高,但他說目前尚無定論:「我不認為9月是預設結論。也可能是10月或12月。這將由委員會來判斷。」他同意經濟學家的看法,9月6日出爐的8月就業報告將是左右央行決定的重要數據。

洛克哈德不願說明他偏好的減購金額,表示幅度可能中庸,儘管可能有技術性的理由支持大幅縮減購債。他說:「有象徵性的開始以便破冰就好。但幅度大於象徵意義較為務實。」

Fed量化寬鬆政策可能退場的新聞造成債市大跌,但洛克哈德說,不確定真正開始減購時是否會造成類似負面反應,因利空消息可能已經反應在價格上。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