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大陸醫美市場 我具文化優勢

大陸人選擇來台整型的意願達44%,略高於有意願到南韓的41%,顯示台灣醫美競爭力漸和南韓並駕齊驅。我
大陸人選擇來台整型的意願達44%,略高於有意願到南韓的41%,顯示台灣醫美競爭力漸和南韓並駕齊驅。我國除了去年開放大陸的醫美簽證審核外,兩岸文化的接近,讓陸客來台灣動刀的傾向增加。加上台日醫美技術結合,讓台灣整型業有更大的競爭力,有不少業者已「錢進」大陸開設診所,看準對岸愛美商機,準備大賺一筆。
台灣醒報報導,中國大陸醫美市場目前佔居世界第三,據《鳳凰網》的統計,2010年中國整形市場的年度產值高達3000億人民幣(約1兆4650億台幣),並且每年銷售額有60%的成長,速度驚人。
我國移民署去年向大陸遊客開放比自由行更容易辦理的醫美簽證,目的就是希望吸引大陸人士來台進行醫美手術。由於醫美在亞洲較有口碑的南韓也有這項簽證的服務,而南韓開辦的時間比台灣還早,讓台灣在2012年剛開放時,面臨到南韓技術略勝一籌的挑戰。
根據台灣大型整型診所「尼斯醫美」於2013年初,在大陸網路上進行的「醫美/整型消費態度調查」報告顯示,44%的大陸民眾有意願來台灣進行醫美手術,略高於南韓的41%,顯示台灣醫美產業逐漸攻佔南韓在大陸的市場。
相較於南韓,台灣的醫美簽證辦理更快更便宜,到台灣醫美行程一般公定費用是3600元人民幣,並且只需透過線上審理機制,在48小時內即可審核發放簽證,相較南韓需要繳交10萬元保證金、且需透過紙本等程序審核等冗長手續,台灣較便利。在加上台灣有語言和文化上與大陸接近的優勢,大陸醫美市場逐漸從南韓傾向台灣。
我國醫美產業除了吸引大陸遊客來台之外,也積極的「錢進大陸」,拓展對岸業務。2012年日本最大的醫美集團SBC來台與號稱「整型教父」的張炯銘集團合作,兩集團準備先在台灣合作後,再「深入虎穴」,進軍大陸市場。
中國《華夏經緯網》報導,在台灣已有26家直營據點的「采風醫美診所」,2012年也宣佈斥資6億進軍大陸整型市場,將開設一家複合式醫美中心,並和溫州相關業管機關簽署合約,2013年7月動土,預計在2015年開始營業。
另外,在中國《人民日報》報導中,提及兩岸的服務貿易協議生效後,台灣在大陸投資醫院的地區將從4省1市擴大為22省會城市和4直轄市,是台灣醫美提早南韓搶灘的好時機。
【圖片取自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