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過度依賴單一產業

2013-09-11 06:16:18   635

今年7月中旬,素以汽車工業聞名的美國大城底特律(Detroit)宣布破產,震驚全球。儘管底特律在現今

今年7月中旬,素以汽車工業聞名的美國大城底特律(Detroit)宣布破產,震驚全球。儘管底特律在現今社會中,名氣早已不如西岸矽谷(Silicon Valley)、西雅圖(Seattle)或東岸紐約(New York)響亮,但底特律的破產,給了台灣什麼啟示?

首先,底特律是美國地方政府,若對照台灣地方政府舉債狀況來看,可以很肯定地說:「台灣『地方政府』不會步上底特律的後塵」,主要是我國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舉債具有一定的控管機制。

數字會說話。底特律一年GDP為2000億美金,債務就達到180億美金,換算下來,債務占GDP比率達到9%;若觀察台灣地方政府債務數字,整體地方債務(含縣、市、鄉、鎮)占GDP比率僅5.7%,其中,北、高2大直轄市占比僅有1.68%及1.58%。

為何說台灣中央政府有效控管地方舉債上限呢?根據去年審計署公布資料,全台灣僅宜蘭、苗栗、新竹「唯三」的地方政府舉債超過上限或瀕臨上限,整體狀況其實不嚴重,代表在中央一定的管控下,地方政府出現「底特律」的機率低。

不過,「底特律」現象卻可能帶給台灣中央政府一個極大警訊,那就是「過度依賴單一產業」。

在過去,底特律高度依賴大規模汽車製造業,但隨著2005年國際油價趨勢上漲,吃油量大的美國車銷量開始大幅下滑,取而代之的是日本、韓國出產的省油車,演變成日本豐田汽車(TOYOTA)、韓國現代汽車(HUANDAI)紛紛興起,讓底特律汽車工業一蹶不振,這種產業趨勢消長,在經濟學上稱之「典範轉移」。

在台灣產業趨勢中也存有典範轉移的影子。台灣長年以來過度傾向資通訊(ICT)製造業,個人電腦(PC)製造業的市占率超過8成,又堪稱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IT製造王國。

但隨行動手持裝置興起,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都嚴重侵蝕PC產業規模,如今智慧型手機又將面臨一波飽和過渡期,台灣「工業製造王國」美名確實岌岌可危。

因此,底特律破產與台灣雖無直接關係,但卻是我們的「借鏡」,兩者有相同「病因」,但無相同「病徵」,台灣想突破困境,絕對必須仰賴產業的創新局面。

【聯合報╱記者 黃郁文】(本文由顏承暉口述) 2013/08/17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101847.shtml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