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服貿爭端會影響貨貿

2013-08-15 16:18:30   718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14日說,服務貿易協議台灣引起的爭議,會影響到後續貨物貿易協議的談判氣氛;海基會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14日說,服務貿易協議台灣引起的爭議,會影響到後續貨物貿易協議的談判氣氛;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則表示,台灣是多元化社會,相信貨貿協議能順利簽署。

林中森14日上午率領海峽交流基金會媒體高層參訪團,會見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兩人在雙方閉門談話時,作上述表示。

張志軍表示,服貿協議簽訂後台灣引起的爭議,會影響到後續貨物(貨品)貿易協議的談判氣氛。在現今世界潮流變化快速之下,兩岸必須合作因應,拋棄疑慮,爭取機遇,一同推動服貿協議。

他說,以印刷業與美髮業為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對這兩項產業向台灣開放也有很大壓力,也須一一溝通;但實際上,大陸赴台投資這兩項產業仍有限制。

張志軍指出,從大局及從世界趨勢來看,兩岸應該共同發揮產業優勢。至於貨貿協議,共有7000多項要談,希望雙方總結經驗,記取教訓,持續推動貨貿協議簽署。

林中森則表示,台灣是多元化的社會,對同一件事本來就會出現不同聲音,出現爭議在所難免,因此需要不斷溝通,尋求共識。

林中森指出,他希望貨貿協議的協商過程,不要因為服貿協議的爭議而受到影響及拖延,而他仍相信貨貿協議能順利簽署。

林中森:民眾藉媒體擇兩岸和平

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14日表示,台灣民眾經過媒體的報導,人民有智慧地選擇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非衝突對立及相互抵消。

林中森14日上午率領海峽交流基金會媒體高層參訪團拜會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他談到兩岸媒體交流議題時,作上述表示。

林中森告訴張志軍及與會的國台辦官員,台灣是「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的社會,各種聲音都能透過媒體忠實地傳達。政府聽到全部的聲音後,就會作出正確的決策。

他指出,人民聽到這些聲音後,也會作出有智慧的選擇。因此,在兩岸關係上,人民經過媒體的報導,選擇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而共創雙贏,而非衝突對立及相互抵消。

林中森說,兩岸媒體往來漸趨密切,彼此駐點的媒體已各逾10家。台灣自8月1日起開放大陸媒體來台駐點一年多簽,更方便交流。至於近年來崛起的新媒體方面,仍有很大的交流空間。

張志軍表示,兩岸媒體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中是「走在前面的」,且發揮了「報曉迎春」的重要作用,對兩岸關係破冰、融冰功不可沒。

他說,在兩岸關係面臨新條件、新局面下,兩岸媒體如何發揮作用,破解難題,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