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協議 林毅夫:對台有益

服貿協議林毅夫:對台有益中國大陸全國政協常委、世界銀行前副總裁林毅夫昨天在北京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服貿協議 林毅夫:對台有益
中國大陸全國政協常委、世界銀行前副總裁林毅夫昨天在北京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是台灣利用大陸快速發展的另一機遇,可能讓台灣人均收入未來20年達到美國現在的人均5萬美元。
中新社報導,在出席「龍脈相傳.青春中華-全國台聯2013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時,林毅夫向參加夏令營的1100位台灣青年作經濟形勢報告中提出上述觀點。
林毅夫指出,台灣已有不少企業轉到大陸,公司總部在台灣,很多經營活動在大陸。如果兩岸服務業也能沿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道路,進一步融合在一起,對台灣企業在大陸發展有好處,特別對台灣金融業、服務業在大陸發展會有很大幫助。
他以韓國為例稱,台灣之所以被同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趕超,主要是因為韓國能利用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韓國政府、公司的政策,都積極在跟大陸整合,像韓國三星公司甚至打算把總部搬到大陸。
反觀台灣,林毅夫說,早年曾推出「南向政策」等措施,人為地把台灣與大陸經濟整合的天然優勢隔絕掉。
林毅夫指出,未來的20年,大陸經濟將維持8%左右的成長,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經濟體,也是最快速發展的市場。如果台灣能掌握大陸發展創造出的機遇,在未來20年,台灣的人均收入很有可能達到現在美國的人均收入,即5萬美元。
他又說,「我在大陸工作這麼長時間,有時內心感到非常著急,因為我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我是在大陸工作的台灣人,當然希望自己家鄉發展得好。」
服貿協議 林毅夫:促產業升級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榮譽院長林毅夫昨天表示,兩岸日前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是台灣產業進一步升級的絕佳機會。
對兩岸日前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林毅夫說,與台灣相比,大陸的服務業目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相對較低,大陸又有眾多台商,因此兩岸服貿協議可說是台灣產業進一步升級的絕佳機會。
他認為,台灣金融業進駐大陸,正可為台資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而金融業的整合可說是兩岸未來必然發展方向。
來自台灣的林毅夫並表示,大陸市場廣大,是台灣產業升級之路的最佳起點。台灣若能把握好機會,20年後,人均年收入可望從目前的2.5萬美元,增加到5萬美元。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