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信良:蘇謝差別大 蘇對國際共識沒有基本理解

對於民進黨中常委、維新基金會董事長謝長廷本月底率團前往香港,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合作舉辦香港會
對於民進黨中常委、維新基金會董事長謝長廷本月底率團前往香港,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合作舉辦香港會談,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在北京出席“北京會談”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這將是民共交流的突破,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許信良說,謝長廷到香港去跟中國大陸交流,是民共的一種正式對話,是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的一種突破,對於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未來發展有重大意義。過去民進黨一直沒有辦法跟中國大陸進行正式的交往,因為一直沒有解決大陸所認定的障礙,也即民進黨根據台灣前途決議文,一直不承認大陸的一中前提,沒有辦 法解決一中前提這個障礙。
因此,許信良認為,謝長廷此次率團到香港去與大陸交流,表明謝基本上解決了民共之間交流的障礙,這對於民進黨與中國大陸交往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是個非常大的突破,並對未來民進黨跟中國大陸關係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
許信良說,謝長廷之所以能夠突破長期以來的民共交流障礙,最主要是他提出了“憲法各表”。謝的“憲法各表”,其實就是吳伯雄現在的立場,是國民黨現在的立場。
許信良說,“我不客氣地講,國民黨現在是採取謝長廷的立場來處理兩岸關係,因為國民黨過去立場的缺點就是,中國大陸沒有辦法接受‘一中各表’,沒有辦法接 受‘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立場。”所以吳習會時,國民黨調整立場,就是調整到跟謝長廷“憲法各表”相同的立場,明確表示“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架構的憲法;就憲法論憲法,中國大陸也很難拒絕,認為中國大陸也很樂意看到民進黨人有這種論述。這就打破了民共交流的一中前提的障礙,連國民黨都接受這個立場。
許信良一再表示,謝長廷“憲法各表”的“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架構的憲法,這個立場比過去國民黨說的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更容易被大陸所接受。道理很清楚,中國大陸也認為,這個表述是一個比過去更進一步的表述。許信良認為,謝長廷不僅打破了民共交流的障礙,事實上也將推動兩岸關係進一 步發展,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許信良認為,國民黨的論述其實就是謝的論述。謝的論述引領國民黨論述向前走。
至於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訪美的看法,許信良認為,蘇主席訪美,最主要是希望改善民進黨跟美國的關係,因為2012年台灣大選時美國公開反對民進黨支持國民黨,讓民進黨跟美國的關係變得緊張。
許信良說,因為美國一直擔心民進黨會成為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因此蘇這次訪美,必須爭取美國對民進黨政策的肯定,重新取得美國對民進黨政策的信賴。所以,蘇主席主要是去解釋,主要論述是民進黨不會再主張台獨,因為台灣已經不必再主張台獨,不會用台獨來挑戰兩岸關係,不會成為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
許信良說,他過去對蘇主席有所批評,因為他對兩岸問題、對國際政治問題,缺乏基本的理解,所以不容易在這方面把握分寸,以致民進黨有時候會自相矛盾,造成困擾。
至於為何蘇貞昌剛去美國說明民進黨不是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又在訪美返台後就強調民進黨堅決反對一中架構,許信良說,這是“民進黨很本能的一貫立場的重新表述”,也是蘇貞昌個人的問題,因為他對兩岸關係以及國際政治,沒有基本的理解。這就是他的困難。但謝長廷不一樣,謝完全瞭解兩岸不一樣的 地方在哪裡,包括國際共識是什麼也非常瞭解。這就是為什麼謝能拿捏分寸、突破民共交流障礙的原因,蘇謝之間的不同就在這裡。
許信良認為,蘇主席志在2016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所以蘇也會有個人的政治考量,對問題的反應很謹慎。
【中評社/記者 羅祥喜、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