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會:台灣不夠吸引外資

美商會:台灣不夠吸引外資台北市美國商會發表「2013台灣白皮書」指出,去年南韓吸引的外來投資金額比台
美商會:台灣不夠吸引外資
台北市美國商會發表「2013台灣白皮書」指出,去年南韓吸引的外來投資金額比台灣高出許多,台灣在吸引外資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美國商會表示,雖然台灣在國際競爭力調查排名不弱,在投資吸引力方面有待加強。
美國商會指出,2012年台灣經投審會通過的外來投資金額達到55.6億美元,不差;但是與區域內其它經濟體如泰國、越南、印尼、香港和新加坡相比,是大幅落後,南韓在2012年吸引了163億美元的外來直接投資,台灣與之差距不小。
白皮書重申,台灣政府若要改善這情形,要先徹底重新檢討外來投資審核程序。例如,經濟部最近決定,投資金額在100萬美元以下申請案,可以不用審查,就很受歡迎,是一項進步。
白皮書也建議,台灣在吸引私募基金方面,在亞洲17國中排倒數第2名,僅贏過巴基斯坦;應要盡速建立明確、全面的投資計畫審定程序、避免無限期拖延。
另外,白皮書提到,台灣對於引進外來專業技術人才有重重限制;年收入超過14萬1000美元者,個人綜所稅高達40%,而鄰近好幾個國家的稅率不到20%,都讓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不想接受台灣的工作機會。還有外國人必須有 2年相關經驗才能受聘從事白領工作的規定,也是過時的,應廢除。
美商會:沒核四 台電力大疑問
美國商會發布年度白皮書指出,台灣的能源規劃,是基於第四核能電廠能很快增加2700百萬瓦供電預期,但年底公投結果若停建,台灣電力供應是否足夠,將有很大疑問。
台北市美國商會6日發表「2013台灣白皮書」,由會長余智敦(Alan Eusden)報告美國商會各委員會彙整出對台灣各方面建議。
「2013台灣白皮書」指出,台灣電力供應是否足夠,很有疑問。因為原本台灣的電力規劃是基於龍門第四核能電廠能很快增加2700百萬瓦供電預期,但因日本發生福島核電廠災變,民間反核情緒高漲,是否完成核四變數很多。
美國商會表示,核四當然要安全無虞才能運轉,但若沒有核四,台灣將面臨頭痛選擇;要認真執行節能措施,也要擴大再生能源使用,但這些做法還是很難彌補差距,無法避免未來幾年分區輪流限電的可能。
美國商會說,若沒有核四,台灣增建化石燃料發電廠勢在必行,不論燃煤火力發電廠或液化天然氣。若選擇燃煤發電,將意味台灣放棄原先雄心勃勃的減碳目標,不然就是花費鉅資購買碳權;另外,液化天然氣價格昂貴,也恐將削弱台灣後續企業競爭力。
美國商會籲台灣公民要在公投中,聰明投下一票,也力促台灣政府、媒體,要清楚、公平而冷靜的呈現這些資訊,讓台灣社會在資訊更透明狀況下,辯論這個議題。
美商會力促台灣加入TPP
台北市美國商會6日發表「2013台灣白皮書」,建議台灣政府加速經濟改革與貿易自由化;美國商會將帶著白皮書訪美國華府、美官員,促美政府助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
白皮書指出,台美雙方的經濟合作不論在深度、廣度應該達到全新層次。為了維持台灣產品與服務的競爭力,避免經濟孤立,加入TPP是台灣當前最重要目標。
美國商會還建議總統馬英九要成立一個高層級的「競爭力專案小組」,協調必要的政策與法規改革,為台灣加入TPP鋪路。
白皮書同時也建議,美國政府要為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創造動能。
美國商會表示,白皮書發表後,商會代表團會帶著最新白皮書訪問美國華府、美方官員、專家,討論如何加強進一步貿易關係。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