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振 歐美日央行聯手出拳

2013-06-03 10:24:08   556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當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ReserveBankofSt.Louis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當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行長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上周抵達法蘭克福時,他對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發出了不同尋常的公開警告:大膽一些。

世界各地的央行行長們都非常小心謹慎。他們更傾向於慢而穩地處理問題,而不是用富於戲劇性的辦法。而且他們很少公開批評其他央行。

但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停滯狀況促使美國、日本、英國及歐盟的央行採取日益積極的行動。央行行長們通常擔心經濟增長會引發太多通貨膨脹,由於政府沒有採取增加開支或削減稅收等措施來重振經濟,他們對經濟增長會帶來通貨膨脹的傳統擔憂被另一個擔憂所取代:擔心增長速度不夠快,以至於不能防止通貨緊縮,或物價下降。

美聯儲已經公布計劃,將借貸成本保持在歷史最低水平,直到失業率有所下降。保守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已經購買了價值超過5000億美元(約合30656億元人民幣)的債券,以激發英國的經濟活力。

上個月,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新任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引領該行推出一項大膽的新政策:通過加倍貨幣投放來促使日本經濟再次膨脹。這是到目前為止做出最大膽舉措的一家央行。

迄今為止,央行的這些採取積極舉措帶來的效果低於預期。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沒能取得更多效果,」前美聯儲副主席唐納德.L.科恩(Donald L. Kohn)說,「也許我們在確認原因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我們沒有找到工業化國家中實際利率為負、增長微乎其微的原因,這讓人十分不滿意。」科恩目前在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供職。

當然,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都在尋找央行行長逐漸取消大膽舉措的跡象。

由於擔心美聯儲可能會提早開始減弱經濟刺激力度,以及擔心日本的舉措可能達不到重振經濟的目標,日本及其他地方的股市在上周出現動蕩。少數央行官員的承諾似乎安撫了市場。

大膽舉措的效果乏善可陳,這為歐洲央行提供了借口,歐洲央行仍是主要央行中最謹慎的一個。歐洲央行堅持降低利率這種比較傳統的做法,希望以此鼓勵銀行為企業提供更多貸款,這也是日本十幾年來的做法,但未見成效。

美聯儲自2008年12月以來,採取了更積極的做法。當時,美聯儲將短期基準利率降至接近於零的水平。從那時起,美聯儲進行了兩種嘗試,目的是將其他利率也拉到接近零的水平。

美聯儲試圖通過更多地談論未來鞏固人們對利率維持走低的信心。去年12月,美聯儲稱只要失業率高於6.5%,它就會將短期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這是美聯儲首次將利率政策與特定目標掛鈎。美聯儲還購買了將近三萬億美元的國債及由按揭抵押擔保的證券,這些都有利於減少企業和消費者的借貸成本。

雖然美國人的就業率幾乎沒有改變,而且其他經濟指標仍然非常微弱,但自美聯儲在2008年11月宣布首輪債券購買計劃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翻了一番。按揭貸款和汽車貸款利率接近歷史最低水平。垃圾債券的平均收益首次降到5%以下。蘋果(Apple)等信用評級較高的公司也用極的低成本獲得大量貸款。

儘管有些大膽的舉措,但仍有一些批評人士稱,美聯儲還沒有作出足夠大的努力。前美聯儲經濟學家約瑟夫.E.加尼翁(Joseph E. Gagnon)說,「這好像是我們見過的最大的火災,我們救火用的水超過所有以前的用水量,但大火還沒完全被撲滅。怎麼辦?我們應該試試用更多的水。」加尼翁目前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供職。

英國的官員也在考慮英國央行採取更多措施的能力。

上月,即將離任的英國央行行長默文.金 (Mervyn King)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發表演講時略帶尖刻地說,對於像英國這樣的國家,貨幣政策促進經濟復蘇的作用有限,因為英國經濟由一小批吝嗇的銀行主導,英國政府也在縮緊支出。

和世界各地的其他央行一樣,遠比其他央行的歷史久遠的英國央行也採取了一些對抗經濟衰退的措施。迄今為止,英國央行購買了價值5690億美元的政府債券,這對該風格保守的機構來說,算是大膽地使用了一次印鈔機。

默文.金的貨幣政策又有什麼效果呢?除了製造股市的新高和英國公司債券收益極低外,只是一個乏力的復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英國今年的增長率預計為0.5%,而日本在第一季度的GDP年增長率為3.5%,美國則有望出現略高於2%的增長。

日本願意大舉增加政府支出—儘管這樣做會債台高築—這在發達經濟體中可謂獨樹一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政府,把央行行動和財政刺激政策相結合,這意味着銀行發出的新貨幣有了用武之地。緊縮支出的呼籲在很大程度上未被聽取。在這個以修建大而無用工程著稱的國家,安倍晉三力推了10萬億日元(相當於6050億人民幣)的緊急刺激計劃,日本國會還通過了92.6萬億日元的2013年預算,大大增加了公共工程項目的支出。

然而,這些政策的巧合意味着,目前的利率不大可能升高到失控的程度,這是因為中央銀行承諾購買政府發行的債券,同時日元貶值已經帶來了出口利潤的大增,讓日本處在一個政策帶來的「最佳點」上。

現在,所有人都在關注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這位有創造力、堅定的央行行長必須找到一些非常規的方法來阻止歐洲陷入困擾日本發展近20年的經濟泥沼。

5月初的降息不太可能在較大程度上推動意大利、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的信貸流通。即使基準利率已從0.75降至0.5,低借貸成本仍沒有說服銀行放貸,也沒有說服企業借款。

有人擔心,德國以及奧地利、芬蘭等國很快將會被困擾歐洲南部國家一年多的經濟蕭條所吞沒,這一輪蕭條剛剛波及到法國。歐元區的失業率是12.1%,而在希臘和西班牙,超過四分之一的勞動力沒有工作。

歐洲央行面臨法律和政治上的限制,因此更難效仿其他主要中央銀行的做法。歐洲央行無法向政府提供資金,這也就限制了它購買任何國家債券的能力。德拉吉辯稱,即使能這樣做,對歐元區的幫助也不會很大,因為多數公司從銀行借貸,而不是靠發行企業債券來籌資。

「這和美國的情況不同,」德拉吉在本月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開會後對記者說。

他說,「在美國,80%的信貸中介是通過資本市場。在歐洲的環境里,情況正好相反。80%的金融中介通過銀行系統。這樣一來,你還有什麼可買的?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