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跨海調查 台調查團回台 菲調查團離台

2013-06-04 16:50:49   534

登船驗槍詢菲人調查團回台廣大興28號台灣調查團結束4天調查,達成登船驗槍、取得案發錄影、詢問菲律賓涉

登船驗槍詢菲人 調查團回台

廣大興28號台灣調查團結束4天調查,達成登船驗槍、取得案發錄影、詢問菲律賓涉案者等10項司法互助請求,今天搭機回台。

屏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林彥良表示,感謝菲律賓提供許多正面協助,這次基於台菲刑事司法互助協定,透過雙方司法單位接洽進行合作調查,雖歷經來回協商費時,但取得的相關證據在兩國法庭都具有證據能力,台灣會盡速完成調查報告。

調查團歷經上回赴菲律賓調查碰壁,這次以屏東地檢署為主的調查團,在4天中依序完成比對涉案槍枝、登上菲國漁政船MCS-3001勘驗蒐證、取得案發錄影畫面、密集詢問與本案相關菲國漁業署及海岸防衛隊近20人等進展。

台灣刑事警察局彈道比對結果已出爐,射出致命一槍的菲國凶手可說是呼之欲出,全案可望真相大白。據了解,調查團原先以為會拿到可判讀航向關鍵的漁政船航行紀錄器(VDR),然而菲國船上設備不足,因此僅提供手寫的航海日誌。

法務部指出,兩國在公布調查結果之前會共同協商,取得一致結論。然而因台菲司法互助協定並不包含引渡條約,就算簽定引渡條約,但依國際慣例「本國人不引渡」,菲律賓幾不可能把國民送來台灣接受司法制裁。

廣大興漁船案 菲指零星射擊

台灣廣大興28號漁船遭射擊案,菲律賓巡邏艇指揮官坦承本人也有開槍,但強調菲方執法人員開的第1槍不是來自重型機關槍,且為零星射擊。

消息人士說,指揮官認為海岸防衛隊已先廣播、鳴笛、對空鳴槍,之後才射擊廣大興28號,沒有違反接戰守則。

另有涉案海岸防衛隊人員聲稱,事發當時海上風浪很大,因巡邏艇油料用盡只得折返,並不知道廣大興28號漁船上有人中彈受傷。

海岸防衛隊小隊長向台灣調查團聲稱,事發地點為菲國海域,因廣大興28號漁船似有掩護友船逃逸及衝撞意圖,才會開槍制止。

台灣調查團29、30日對菲國10多名涉案漁業局與海岸防衛隊人員進行馬拉松式訊問,昨天深夜完成對所有涉案人的訊問,包括事發當時漁業局編號MCS3001巡邏艇的指揮官,涉案人員雖有律師陪同,但並未行使緘默權。

消息人士引述指揮官說,事發當天,海岸防衛隊人員發現2艘可疑白色大型船隻出現在菲國海域,在前往盤查途中遭廣大興28號漁船阻擋,疑船順利離去,迫使巡邏艇改追廣大興28號漁船。

據轉述,廣大興28號漁船先後退及突然加速前進,過程中多次做出危險航行動作,判斷對巡邏艇構成衝撞威脅。

指揮官表示,許多漁船雖然是玻璃纖維船身,但船底卻安有堅質破冰器具,菲方這艘「Rodman 101型」執法船也是以玻璃纖維建造,在茫茫大海中若遭衝撞恐無人伸援,因此下令開槍,圖使廣大興28號漁船失去動力。

台菲雙方結束廣大興案的合作調查,今天同時返回各自的國家,菲方料可在2至3天內完成最終調查報告。

達干佐:台菲蒐證結合找真相

法務部今天召開菲律賓調查團離台會見記者會,團長達干佐表示,將把台菲兩地蒐證結合找真相,並完成最終調查報告。

菲律賓調查團由國家調查局外事連絡處處長達干佐(Daniel Daganzo)擔任團長,團員分別來自鑑識、槍械、彈道、法醫學等部門,8人在27日抵台展開調查工作,今天上午抵達法務部,與相關人員進行閉門會議,並在會議後舉行「菲律賓調查團離台會見記者會」;菲方調查團在記者會結束後,前往桃園機場,搭機返回馬尼拉。

法務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司長陳文琪主持記者會表示,菲方調查團經過4天與台灣的刑事局、屏東地檢署的專案團隊進行調查工作後,今天完成調查工作。

達干佐指出,感謝法務部協助,這次在台灣蒐集到的事證,幫助他們完成事件的調查,他們回到馬尼拉後,會把台灣蒐證的資料跟馬尼拉原本蒐集的事證結合,來檢視案件真相,最終的調查報告會儘速完成。

媒體提問,依事證有無發現廣大興有衝撞菲方公務船,以及是否有入侵菲國領海?能否確定是哪把槍,造成洪石成死亡?達干佐說,現在還沒有辦法確定,待他們回國後,交叉比對才能確定。

菲律賓記者提問,死者家屬是要對菲律賓的海巡署提出告訴,或者是對單一開槍的人提出告訴?達干佐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結論,待回國查看證據及筆錄等再判斷。

屏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謝志明指出,雙方完成手邊所有書證遞交,包括槍彈的彈道鑑定、(死者)解剖報告、DNA報告等,同時給予英文版本,幫助菲律賓調查團發現真實。

謝志明說,安排台灣專業鑑定機構及人員,與菲方調查團碰面、磋商及交換意見,並互相留下聯絡資料,方便菲方在偵辦案件過程中,可以得到台灣全力的支援,以盼早日能發現真實,讓死者早日得到公道。

雙方調查報告何時公布?謝志明說,雙方都希望是在雙方各自完成調查之後,雙方能夠坐下來,討論案情並且希望能夠達成一個共識(調查)結果,在雙方做成共識前,不會片面的揭露調查結果。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