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台灣親美但不能與中國作對

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上周訪問美國與智庫學者專家及前官員進行對話。謝23日主持廣播節目時指出,台灣依舊是
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上周訪問美國與智庫學者專家及前官員進行對話。謝23日主持廣播節目時指出,台灣依舊是比較親美,但親美也不能跟中國作對,必須“和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交流。
謝長廷23日在廣播節目詳述美國行與美智庫對話情形並說明。謝去年10月訪問中國大陸,半年內訪問美國兩次。謝說,他會晤的人士與中國也都有交情,是這方面的專家,很內行,看問題很透澈。
謝長廷強調,為了保護台灣,台灣應該要“親美和中”,民進黨也應如此。民進黨不能不管兩岸的緊張,只追求意識形態的理想。追求理想是對的,但民進黨應該也要做到,一、用智慧與能力減少風險,讓人民感覺得到民進黨追求意識形態的理想之餘,也有努力減少風險。二、要讓美國知道,民進黨雖有自己的主張,但也有努力維持亞洲區域和平的穩定。三、要讓台灣及大陸人民還有國際人士知道,民進黨的努力也是為了維持民主及共生的價值。
他說,華府學者專家本來對民進黨比較有成見,經過一番解釋與溝通,對話氣氛轉為熱絡,有智庫說會好好研究思考(“憲法各表”)再予答覆。
謝長廷指出,美國重返亞洲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不會高興,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依然合作解決北朝鮮問題;亞洲各國比較親近美國,但還是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善關係,台灣應該也要如此。
他認為,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方向,要能讓台灣人民多數接受、美國接受及中國能忍受,我們不期待中國接受,因為立場不同,但不要製造衝突。民進黨若要執政,必須要有穩健且包容的政策,讓大家認同民進黨有能力和智慧管控風險、維持和平。
謝長廷指出,2012年美國雖未直接表態支持國民黨,但透露出民進黨若當選,兩岸和平穩定會有變化,例如,選舉前美國公布台灣赴美免簽證,對執政黨加分,這些都是暗助國民黨。過去美國被認為比較支持民進黨,這是我們要去檢討的地方。
他說,這次去美國拜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布魯金斯學會,這些智庫的學者很多都是從政府官員、外交官退休後擔任。這次和對方交換意見,熱烈討論,他去表達“憲法各表”的看法,對方也肯定他面對現實,找尋方法及維護兩岸穩定所做的努力。
謝長廷提及,過去有英文報紙把“憲法各表”翻譯成“一個憲法各自解釋”,造成誤解,這次去美國有提出完整的定義。“憲法各表”就是:“兩岸兩部憲法(Two Sides, Two Constitutions),‘中華民國憲法’治理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治理大陸,兩岸對等,互不隸屬,依‘憲法’有特殊關係。”
【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