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屋頂中國理論尋求突破」
亞洲週刊專訪《聯合報》總主筆黃年

2013-04-09 15:04:31   2221

黃年提出兩岸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理論,被視為兩岸架構的大突破。他指民進黨青壯派也支持這理論,而去年

黃年提出兩岸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理論,被視為兩岸架構的大突破。他指民進黨青壯派也支持這理論,而去年香港啟豐二號去釣島,在島上揮舞兩岸旗幟,就是大屋頂中國的體現。

他可能是目前台灣線上最資深的媒體人,所闡述的觀念甚具啟發性,兩岸高層都相當關注他寫的每篇文章。

他對兩岸的創見如「筷子理論」、「杯子理論」、「渡河論」、「過程論」與「目的論」等淺顯易懂,又自成體系,尤其他所提出《大屋頂下的中國》(天下文化出版)概念,被視為是兩岸和平合情合理的框架,亦是兩岸大架構的大突破。

今年六十七歲的黃年近年潛心專研兩岸與內政領域,每一篇社論都足以牽動台灣的政治社會論述走向,像是為執政者下指導棋,不只有看問題的高度,而且有淵厚的歷史觀,這就讓他所執筆的社論呈現出別具一格的「黃年體」,只要一看《聯合報》社論出現「很跳」的標題十之八九是黃年寫的,他的文章一如新聞界對他的評價,像「口袋裏的錐子」。

「大屋頂下的中國」被認為是解決兩岸對立六十年的一帖藥方,這個概念引自兩德模式,意指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對等並立的「互視為非外國的國家」之上,有一「第三概念」或「上位概念」的「大屋頂中國」。

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亦即「兩岸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黃年認為,去年登上釣島的香港「啟豐二號」,在島上揮舞五星旗和青天白日旗,就是大屋頂中國。

黃年直言,台獨不可能,一中若指的是中華民國也不可能,「若一定要在一個中國概念裏面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就是大屋頂中國,就是不統不獨,亦統亦獨這樣的東西」。他說,「這裏面不只對台灣有利而已,也對北京有利,對人類整個世界文明也有利,它才有立足點」。

寫了二十一年社論,黃年喜歡用周遭事物做比方。他認為,整個中國問題,不論香港和大陸或台灣和大陸,要走一個「珍珠跟珍珠」的關係,而不是「榔頭與珍珠」的關係。中國、台灣、香港和澳門像四顆珍珠,應該想辦法串起來像珍珠項鍊,而不是一方當榔頭想盡辦法要把另一方敲碎。

黃年出道甚早,民進黨前身,黨外時期,他以筆名「童舟」寫「一個災禍的中國.必無苟免的台灣」,給「黨外人士」的諍言,得到極大迴響。這位被形容為「鬥魚」、「狂熱分子」的媒體人個性低調,不交際、不受訪。他說自己過去受訪次數不超過五次,「一個主筆除了是一個新聞工作者,要報道事實以外,也是一個評論者,要拿出主張,要有一定程度的新聞鼻,也要有一定的歷史觀」。他強調﹕「我現在寫的東西,你也許不同意,但我可以等你,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看誰是誰非!」以下是黃年接受亞洲週刊訪問的內容紀要:

你獨創的「大屋頂中國」理論,在論述上還是以「一個中國」為前提,但民進黨主流並不接受一個中國,換句話說,台灣有將近一半的人不接受。你有何看法?

不只民進黨會有所保留,我想很多人都對這個事情會持同樣態度,第一是北京,北京會認為大屋頂中國就是兩個中國,但「大屋頂」可以是終極方案,也可能是「中程方案」,如果不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處理所謂「上位主義、特殊情況」的話,會付出的代價很大,而且最後不知怎麼收拾。

其次馬政府對這個意見也有所保留,他們的想法就是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這種做法現在是有效的,而且兩岸關係很穩固,但現在政局這麼脆弱,它也沒有能力、沒有膽量去嘗試新的做法,所以中共每次提出新主張,它不是迴避就是擱置,但問題是「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能不能支撐得下去?還有馬政府認為大屋頂中國會被對岸套住,但我要問的是說,究竟是被套住還是把它擋住?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第三網絡上有人持保留態度,有一個網民說得很好:「大屋頂中國?誰要跟它在一個屋頂底下?」很多人都這樣看,但並不是說有人質疑或反對的主張就是錯誤的主張,這在歷史上有太多的例子。

你認為台獨不是台灣的選項,為什麼?

如果把台獨當做意識形態的話,在精神或感情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台獨能不能作為台灣的生存戰略(strategy of survival)?因為當做戰略必須有現實的條件,需經過現實的考驗,再說台獨這幾年的變化是非常大的,已經超乎想像的大。第一是台獨內涵的變化。第二是台獨政治功能的變化。先談它內涵的變化,如果台獨的意思是台灣主體性的話,我想台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同意這項主張,包括我在內,但是不是只有台獨可以支撐台灣的主體性?中華民國難道就不可以嗎?另外一個台獨的含意是台獨建國、正名制憲,但現在幾乎沒有人在談這個事情了,換句話說,它也在變化,也在退化,很清楚是一個趨勢。

另外從台獨功能來講,它也在變化、退化,這可以分成三個類型(階段)。第一它是反中華民國,或者說反國民黨,一直以來就是這樣,這是它的選舉功能,例如以前反中華民國者,就不在國父面前宣誓等,這也慢慢在變,比方說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後來蔡英文說了又收回來了,可見台獨在對抗中華民國的功能也在下降、退化。第二階段是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去中國化,簡單說它要切斷關係,才不受你的影響。這個功能也在往下降,比如上次總統選舉,一個一中各表、九二共識,民進黨就無法招架了。第三、台獨已經退化成民進黨內部鬥爭的題材,它對兩岸也沒什麼辦法,它對國民黨的效力也在下降,變成蘇貞昌、謝長廷和蔡英文之間的鬥爭,因為每個人都不願得罪台獨,都要拉攏。謝長廷最近的變化,你不能把他看成一個孤立,如果在十年前,他一定會被驅逐出黨,像許信良講大膽西進、施明德講「大和解咖啡」就被逐出黨,謝長廷這樣的主張還能留在民進黨內,變成一方的勢力,可見這裏面的變化已經非常大了。謝長廷講過一句話是非常真實、非常露骨的,他在北京時候,沒有對著北京官員講,是跟其他記者講:「台獨是針對國民黨,不是針對共產黨」,這意思是台獨在國際和兩岸的高度上,它已經不能做為strategy of survival,這是很清楚的事情。

謝長廷的「憲法一中」對民進黨內部會有什麼影響?

現在民進黨內部相持不下,但它早晚要走這一步,蔡英文如果選上的話,她一定會走,共產黨不但要你走這個路,還會要你把台獨黨綱修掉,你不修掉,我們兩岸班機就停了,陸客就不來了,這種事情很可能發生。所以現在國民黨和民進黨爬樓梯可以說爬到同一樓層,國民黨是一中各表,謝長廷是憲法一中,這現在不是民進黨的主張,但一定是它下一步的主張,不這樣主張,它無法生存。但我覺得這還不是最後的一樓,必須更上一層樓,就是大屋頂中國。

大屋頂下中國,是否有兩個中國概念,現在兩個國家各有國名,雙方都不願放棄,一直僵持下去,是否等於無解?

這是一個主權概念的問題,以前是朕即國家的概念,慢慢移到國家有主權,主權概念是人發明的,所以人能修改、改變。如果香港可以一國兩制,台灣為什麼不能一國三制?你要對人民慈悲,對人類文明有一種信仰,對中國歷史有一種責任,就能不一樣的思考,當然這東西有點高調,如果很多人這樣想,就算不能變成事情,也會變成一種氣氛,一種氣氛就是一種事實。

台灣如果一直維持中華民國體制,不願跟大陸統一,是不是變成另外一種台獨?

這也是一個問題,問題是說,台灣這樣一直拖下去,獨台就能實現嗎?我覺得不可能!獨台如果實現,台獨就會實現,從理論來講是這樣子。

你覺得中華民國政府政局走向符合你的想像嗎?

現在馬政府在內政問題上太脆弱了,你需要有好的內政治理、人民足夠的信任感,現在內政的問題都無法處理好,馬英九現在是過去的總統,本來我們選他的時候,他應該是個建築師,他是蓋新房子、開新路的人,現在不是,老房子到處失火,他像救火隊一樣,核四、年金、證所稅、油電雙漲,哪一個不是老房子失火?他哪有力氣去蓋新房子?包括兩岸。

你對台灣下一梯隊的接班人,包括閣揆江宜樺、新北市長朱立倫等,有什麼評價?

國民黨是滿麻煩的,現在看蔡英文是會出來(選總統),蘇貞昌比不過她。國民黨會比較遲,不一定是吳敦義,很清楚!朱立倫現在都是跟(台北市長)郝龍斌出雙入對的,他們兩個可能搭檔,蔡英文可能跟賴清德搭檔,可能會變成這樣子。而吳敦義也不會這樣退場,會有爭執,這裏面就會有一些衝突、分裂存在,這是要付出的代價,包括台北市是不是連勝文出來選,國民黨的問題是人選衝突很大。民進黨有社會支持力量,問題還是在轉型,兩岸如果轉型的話,那就很可怕,我剛講過,它執政那種想像,會被中共挾持的。現在中共已經不是要你承認一中原則,而是要你放棄台獨黨綱,這是很大的問題。

二零一六如果蔡英文當選,兩岸會是什麼樣局面?

有兩個可能,一是共產黨順水推舟,只要維持這個局面就行。另一種可能是,你先把台獨黨綱、一中憲法講清楚,不講清楚,你鳳梨酥就不要賣了。哪一種比較可能?我覺得後面一種比較可能,從權謀操作上,這是大陸多好的機會,不是我不仁,是你不義啊!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謝長廷的「憲法一中」能在民進黨內發揮多大影響力?

不可能了,他被綁住了,比較青壯派都能夠理解,他們很多人也認同大屋頂中國。

你擔任總主筆二十多年, 工作最大挑戰是什麼?

忍受痛苦,我是一個很閉鎖的人,不交際,外面的人也不知道我是誰,我的人際關係很差,裏裏外外都是這樣子。

過去我擔任總編輯時,也沒有人敢跟我打電話說,黃年這個新聞要怎樣處理,都是從旁邊這樣繞,他要是打電話,我一定掛他電話。我從開始寫社論,壓力就很大,當時李登輝是改革者形象,我們批評他變成是反對者,我這樣寫,但刀劍槍卻插在我所有同事身上,記者就說你一個人胡說八道,我們在外面快活不下去了,現在大家知道不是這麼回事了,我就咬著牙寫,裏面的摩擦、外面的摩擦,我這樣的人只有在《聯合報》才活得下去,在別的地方,人家也不會容我的。

【亞洲週刊 / 童清峰】

http://www.yzzk.com/cfm/inews.cfm?Path=3724323112&File=20130407/yz41647a.htm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