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版外交青書看日本外交的變動

2012-01-31 16:32:48   1335

日本讀賣新聞在2010年4月6日以『「密約調査で信頼回復」外交青書に民主色』為題,報導外務大臣岡田克

日本讀賣新聞在2010年4月6日以『「密約調査で信頼回復」外交青書に民主色』為題,報導外務大臣岡田克也向內閣會議中報告了2010年度版的外交青書(外交藍皮書)。我們可以從今年外交青書中看出日本政府的外交方針,以及其所欲達成的目標,但由於內容龐雜,本文僅從主要目標、東亞區域分野和美日雙邊關係來探討。



一、日本政府的主要外交目標



在國際結構的變化下,G20與G8高峰會已成為大國間交流的主要場域之一,世界協調時代的來臨以及多樣性議題的挑戰,如氣候變遷、國際經濟的恢復、安全保障上的威脅,如恐怖主義、索馬利亞海盜問題、北韓及伊朗等等核武問題,使日本得以在世界的舞台大力施展外交手腕與國際協調。



不過民主黨執政之後,面對國民的期待,提出以國民利益為主的外交路線,強調要調查關於美日核之密約的問題、藉由外交來恢復國民的信賴以及與國民一起朝向外交的實踐(国民と共に歩む外交を実践する)。



首要的目標,仍是穩定區域內國際間的多邊以及雙邊關係、及面對新情勢下日本外交的展開,而新的課題則是氣候變遷以及裁減核武及不擴散機制的制定。



二、東亞區域關係孰輕孰重




由於地緣關係以及基本考量,亞太地區總是日本區域政策的焦點所在,而今年也不例外,藍皮書也將鳩山所提倡的「東亞共同體構想」(東アジア共同体)列為長期的願景,將積極推動亞洲外交。但這項共同體構想是否包含美國,已引起疑慮。從中談到的順序可以發現,東亞共同體、亞洲經濟復興之後接著為日本與東協及日中韓三國的關係。韓國與日本是重要貿易夥伴,也是與美國有共同安全保障的盟國,因此筆者認為未來日本將在經濟基礎上發展更緊密的實質關係為主。



至於中國軍事擴大的問題,藍皮書指出,中國國防經費連續21年都比前一年執行額增加10%以上,細部內容或軍備現代化某些內容不夠透明(不透明な部分がある)。2006年版到2009版的外交藍皮書中,有關亞洲外交的基本方針,列入「日本曾對亞洲各國的人們造成莫大的損失及苦痛,對於這樣的歷史,應該謙虛地面對歷史,深切反省並由衷地懷有歉意」。但這次新版藍皮書並未載入這樣的內容。顯現日本似乎有意淡化歷史議題,以實際上的合作代替爭吵,並希望中國能實現軍事透明,增進周邊鄰國的友好觀感及信任感。



故此筆者認為日本在未來的外交方針上,將擴大與中韓兩國的合作,未來與韓國朝向「成熟的夥伴關係」,與中國要具體化「戰略互惠關係」,並加強在食品安全及東海的資源共同開發上努力。



三、美日同盟的強調




藍皮書強調,美日同盟是日本外交基軸;日本將焦點集中在亞太地區同時也加強與美國的聯繫,加強參與,促進區域合作的穩步發展。



因去年9月鳩山政府上台以來,美日關係不太融洽,因此藍皮書內容似乎特別針對這部分,強調美日同盟是日本外交的主軸,這不僅攸關日本的國防,也是支持亞太地區和平與繁榮的公共利益,有必要深化。



但從國內利益團體及當地居民的激烈抗爭來看,鳩山內閣對於普天間基地的處理能力似乎有待加強,在其所宣示的解決時間5月已漸漸逼近,在國內民調逐漸下滑的情況之下,鳩山除了達成外交青書所宣示的美好理念之外,也須力求妥善的完成基地遷移這個使美日關係噎住的果梗。

 











日外相岡田克也於2010年4月16日出席聯合國安理會之公開辯論

日本外務省網站,<岡田外務大臣の国連安保理公開討論出席>

http://www.mofa.go.jp/mofaj/kaidan/g_okada/un_anporitheme1004/gaiyo.html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