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7日總辭 18日交接

內閣7日總辭18日交接行政院今天表示,行政院長陳冲7日率內閣總辭,新卸任首長18日交接。陳冲因健康因
內閣7日總辭 18日交接
行政院今天表示,行政院長陳冲7日率內閣總辭,新卸任首長18日交接。
陳冲因健康因素請辭獲准,行政院長內定由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接任,行政院副院長內定由交通部長毛治國擔任。
江宜樺近日展開內閣人事布局,已公布的人事包括內定行政院秘書長陳威仁、行政院政務委員陳士魁、交通部長葉匡時、經濟部長張家祝、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管中閔。
江宜樺持續展開徵詢工作,他上午在行政院受訪表示,其他部會首長的徵詢與討論還在進行中,希望這一、兩天儘快獲確切答案,不會拖到過年。
行政院規劃,陳冲7日率所有政務人員於行政院會總辭,總辭案送總統府由總統批准後,進入「看守內閣」。
新任行政院長、副院長以及首長預定18日在總統府宣誓後,回到行政院大禮堂交接。依過去慣例,交接後隨即召開臨時院會,但18日是否開臨時院會,尚未確定。
江宜樺:部會首長需要通才
內定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表示,部會首長以上官員需要的是通才而不只是專家,不是專長什麼領域,就只能做什麼樣的工作。
江宜樺上午在行政院受訪,談邀請華航董事長張家祝接經濟部長、政務委員管中閔兼任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過程。
媒體詢問已公布的內閣成員多半具交通工程背景,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是否推薦人選?
江宜樺說,對國家政務官而言,尤其是部會首長級以上官員,更不要講到了總統層次,需要的是通才而不只是專家,需要的不是在專業領域有多少年歷練,而是具有宏觀思考與政策擘劃能力,要能溝通協調,做政策辯護。
他表示,以上述條件思考內閣成員,不管最早由誰想到或由誰推薦,都不重要,只要能發揮那個職位上應有效能才重要。選國家人才,絕不會看專長是什麼領域,就只能做什麼樣的工作。
江宜樺說,不管上次或這次組閣,有關閣員的決定,基本原則是大家都可以把想得到的名單提出、交換意見、衡量利弊得失,並考量整體布局。
他表示,若同樣有2人適合,要思考由誰擔任,但另一人還可以擔任什麼職位;徵詢過程絕對沒有由任何一個單獨的人決定後對外公布,都是由他、總統馬英九與毛治國提出想得到的人選討論後定案。
江宜樺說,到目前公布的人選,有人會說與交通部淵源深,但以內定交通部長葉匡時為例,他的專長是企業管理,最早公職是在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做政府效能改善,並非交通工程出身。內定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本身是交通工程人才,同樣也擔任過民間企業CEO,有經濟管理長才。
江宜樺肯定張家祝管中閔能力
內定接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今天肯定內定經濟部長張家祝與內定經建會主委管中閔的能力。他說,有多人推薦張家祝。
行政院昨晚宣布由華航董事長張家祝接經濟部長、政務委員管中閔兼任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江宜樺上午在行政院對外說明,肯定張家祝與管中閔的能力。
江宜樺表示,張家祝學經歷完整,不管在學術界、政府部門或民間企業都有豐富歷練;選才過程中,有多位具財經豐富經驗的老長官與業界人士推薦張家祝;過程中,考量到不只是張家祝足以擔任類似交通部長的工作,甚至可跨域掌管未來國家經濟發展。
他指出,外界會有點疑慮,為何找交通部出身人士接掌經濟部?不過,從張家祝學經歷與實務工作關係,可看出人事布局有經過思考、且花相當多時間與張家祝討論,張家祝開始很謙讓,擔心其交通工程背景讓工商業界有所保留。
不過,江宜樺表示,經過懇談很久之後,張家祝同意接受任命;相信以張家祝的工作表現、人格特質與對事情的執行力,對未來經濟發展會做出貢獻。
談到管中閔掌經建會,江宜樺說,他與管中閔是舊識,過去一年又在行政院共同推動政策,彼此有進一步了解。
他說,管中閔為人正派、正直、敢言,在內部討論總能把經濟學專業發揮淋漓盡致,不會因為非專業考量而猶豫或閉口不言。管中閔通常會將如何促進台灣政經發展,分析給行政院長陳冲與他聽。
江宜樺表示,如由管中閔掌經建會,對未來國家經濟發展長遠藍圖擘劃會有更大幫助。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