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健身風波 消基會擬發動抵制

據華人健康網報導,國際知名健身中心業者「世界健身中心」(WORLDGYM)因不滿屢遭消保官開罰,轉而
據華人健康網報導,國際知名健身中心業者「世界健身中心」(WORLD GYM)因不滿屢遭消保官開罰,轉而向高等法院提出「預防性訴訟」,要求新北市、台北市和新竹市政府消保官,不得再依《消費者保護法》對其開罰。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表示支持各縣市政府的消保官們奮戰到底,建議請出《消保法》賦予的尚方寶劍,提起「不作為訴訟」,甚至不排除發動消費者全面抵制。
消基會表示近年來已接獲多起有關世界健身中心的書面申訴案件,類型多為退費爭議、銷售人員行銷手法不當等。
在台共有22家分店的世界健身中心,因消費者中途欲解除契約遭拒絕,引發多起退費爭議,2011年7月新北市政府消保官以定型化契約條款違反「健身中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為由,要求修改契約中「不得轉讓(會籍)及退費」的規定,但因業者置之不理,而遭開罰6萬元。不服裁罰的世界健身中心提出訴願敗訴後,又於2012年11月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預防性訴訟,要求消保官不得再依《消保法》要求改善定型化契約條款,也不准開罰。
消基會表示,業者此舉不僅漠視公權力,且企圖藉預防性訴訟規避政府單位的查處,繼續以不平等、違反《消保法》的條款宰割消費者。
自2009年迄今,消基會已受理142該業者的書面申訴案,案件類型包括銷售人員不實告知契約內容或行銷手法不當、國內刷卡付費境外結帳不主動告知有手續費、解約條件嚴苛(如懷孕、傷病、遷居等仍無法解約)、消費者終止契約時違約金過高、無法轉讓會籍等。
為捍衛消費者權益,消基會支持各縣市消保官奮戰到底。消基會指出,若法院援用「Google付費App爭議、台北市政府敗訴」案例,採用「地方政府無權要求企業經營者修改定型化契約」論點,支持世界健身中心,消保官可根據《消保法》第53條,提起有「尚方寶劍」之稱的「不作為訴訟」,自源頭處禁止業者透過定型化契約,讓消費者受到不公平條款的約束。
同時,消基會也呼籲政府盡快修法強化《消保法》,針對業者違反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部分,予以適度的處分,以收嚇阻之效。若法規系統和政府公權力系統仍無法奏效,消基會也不排除發動全體消費者抵制。
【世界健身中心回應】
針對消基會所提,世界健身中心書面聲明提到:World Gym合約書合理且符合體委會的規定,過去的大型連鎖健身,像加州、亞力山大大金額預繳,導致消費者其他的損害,World Gym採用零風險月繳,一個月1000多元,是消費者很大的好處。有關於現有的糾紛,已經從接了加州後,把消費者糾紛減少一半,而且現在正在努力解決其他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