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直航助台成為區域樞紐門戶

2012-12-14 14:01:01   1150

兩岸直航助台成為區域樞紐門戶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評估報告指出,台灣海峽兩岸自2008年實施

兩岸直航助台成為區域樞紐門戶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評估報告指出,台灣海峽兩岸自2008年實施直航,大幅提高兩岸間交通便利性,也使得「台灣成為進入亞太地區極具吸引力的樞紐門戶」。

IATA秘書長兼執行長泰勒(Tony Tyler)昨天在媒體年會中指出,從市場角度而言,IATA樂見兩岸航班持續擴增,因頻繁的空運往來「會使產業更有效率」。

他說,「這替航空公司創造了經濟機會。」IATA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觀察員,它所代表的航空公司占全球84%的運能。

泰勒並在會議中提及過去一年IATA委託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針對近60個國家及地區所做的研究,報告評估了航空產業如何挹注各國的經濟發展。

這份報告指出,台灣航空運輸若能進一步融入國際民航體系,將產生更大的經濟利益。

報告並以專章評估兩岸空運現狀,提到自2008年實現的兩岸直航,不僅大幅提高大陸和台灣的交通便利性,也創造巨大的產業發展潛力。

報告也說,日益頻繁及自由的兩岸空運,幫助台灣與國際市場接軌,使得「台灣成為進入亞太地區極具吸引力的樞紐門戶」。

提及IATA對2016年的產業結構預測,泰勒說:「我們將看到全球38%的空運集中在往返亞太地區的航班。相較於2011年,這是34%的成長。」

IATA肯定華航與長榮表現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昨天在日內瓦舉行媒體年會,協會秘書長兼執行長泰勒在會議中罕見地提及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表示兩家公司在產業扮演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IATA代表全世界240餘家航空公司的利益,通常不評論特定的航空公司,然而泰勒(Tony Tyler)在回答中央社記者提問兩岸航班現狀時,主動提及華航及長榮「益發被產業重視」,而且勢將成為未來國際航空市場發展的重要夥伴。

泰勒並以華航去年加入天合聯盟(Sky Team)為例,說明台灣航空產業極具全球競爭力。天合聯盟為全球3大航空聯盟之一,目前有19家航空公司入會,華航則是聯盟的第15個會員

IATA首席經濟學家皮爾斯(Brian Pearce)則告訴記者,兩岸航空市場蓬勃發展之餘,華航及長榮兩家公司對貨運業務的經營也將大幅決定其獲利狀況。

皮爾斯也對兩岸直航以來創造的投資、旅遊和貿易市場感到印象深刻,他說:「直航產生新的商機。」

參與ICAO 台灣藉直航突破

台灣期盼參與國際民航組織 (ICAO)多年,今年9月得到北京善意,而在航空產業界的媒體年會上,台灣進一步爭取入會,隨著兩岸直航帶來的巨大商機,漸露曙光。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產業的年度報告,台灣也在近60個研究國家或地區之一,這項成果除了是對台灣航空產業實力的肯定,也代表台灣在兩岸關係穩定發展下,逐步獲得國際認同。

年度報告指出,「如果台灣經濟能更進一步融入國際民航體系,將可產生更巨大利益」,顯見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台灣在全球經貿網絡中,勢將扮演更為舉足輕重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報告以專章評估兩岸空運現狀,提到自2008年實現的兩岸直航,不僅大幅提高大陸和台灣的交通便利性,也創造巨大的產業發展潛力。

報告也說,日益頻繁及自由的兩岸空運,幫助台灣與國際市場接軌,使得「台灣成為進入亞太地區極具吸引力的樞紐門戶」。

IATA秘書長兼執行長泰勒(Tony Tyler)在會議中罕見地打破慣例,評論特定航空公司,讚揚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為成功的行業夥伴。

泰勒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他注意到兩岸日益綿密的空運網,替全球航空產業帶來巨大商機,他對中央社記者說:「這會使得產業界更有效率。」

IATA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觀察員,它所代表的航空公司占全球84%的運能。

美國國會、歐洲議會都支持台灣參與ICAO,前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9月7日在亞太經濟合作(APEC)會議場合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會面時也表示,大陸方面將認真研究台灣以適當方式參與ICAO活動等問題。

台灣邁向國際的道路上,政府部門長久以來扮演著「只能做、不能說」的默默耕耘者,然而從2008年兩岸直航破冰的那一刻起,台灣進軍亞洲乃至於參與國際組織的種種努力,終於在4年後的昨天逐漸開花結果。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