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30年前超美國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情報部門對全球趨勢的最新評估預測,中國將在2030年之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情報部門對全球趨勢的最新評估預測,中國將在2030年之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但美國仍將是不可缺少的全球領袖,美國進入能源獨立時代在某種程度將加強其地位。
俄羅斯的影響力會衰落。其他一些依靠石油獲得收入的國家的經濟力量也會減弱。這項報告評估從現在到2030年的全球趨勢。
這是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花四年時間收集情報、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結論,在幾乎同等程度上給出讓美國樂觀和悲觀的理由。該委員會負責長期戰略分析,其上司是國家情報總監。
根據該研究,從現在到2030年,對全球安全最有利的情況是中美之間日益加深政治夥伴關係。但是,要讓華盛頓和北京走到一起來,或許需要爆發一場危機,比如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出現核僵持局面,只有中美的果敢合作才能解決。
最不利的情況是,經濟的全球化進程停滯不前,阻礙世界各地的經濟狀況進一步改善。這種情況可能在一場大範圍流行疾病暴發後出現,即使疾病持續的時間很短,也會導致各國閉關鎖國、實行經濟孤立主義政策。
項目主要作者和負責人馬修•伯羅斯(Mathew Burrows)是全國情報委員會顧問。他說,研究結果在最後發表前曾在20多個國家的不同場合報告過,聽眾包括學者專家、商界領袖和政府官員,也包括當地的情報人員。
在一次訪談中,伯羅斯說,與俄羅斯的聽眾相比,中國聽眾更能接受這項美國情報分析,包括對中國經濟地位上升的預測,及對北京不改革會出現政治危機的警告。
該研究所預期一種令人矚目的前景是,經濟富裕的擴散將締造一個更大的全球中產階級群體,他們受過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廣泛的醫療保障,而且使用諸如互聯網和智慧手機等新型交流工具。
該研究指出,隨著數以十億計的人們脫貧,他們將獲得新的個人力量。“有史以來第一次,世界上的多數人口不再貧困。在全球絕大多數國家,中產階級將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及經濟力量。”
同時,該研究警告說,世界人口的一半可能將生活在嚴重缺水的地區,意味著自然資源管理將成為世界各國國家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
但是這些發展也會帶來相當大的風險,使極端組織在世界政治舞臺表現的程度,通過使用包括生化武器及網路武器在內的“致命的、毀滅性的技術”,比現有的恐怖組織暴力得多。
該研究對恐怖分子可能通過電腦網路發起襲擊的風險提出警告,這種襲擊產生的後果,將不是幾百或幾千人的死亡,而是幾百萬人因電網等基礎設施被破壞而傷亡。
這份166頁厚的報告稱,“將不再有一個世界霸權。在一個多極化的世界裏,支配權將轉移到相互關係體和聯盟中。”
報告警告說,至少15個國家在2030前“有很高的政府失敗風險”,包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也包括索馬里、布隆迪、盧旺達、葉門和烏干達。
該研究列出了最能影響從現在到2030年全球形勢的重要“變動因素”:容易出現危機的全球經濟、執政缺陷、各國內部矛盾及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新技術的影響及美國是否能夠“與新夥伴進行合作,重塑國際體系。”
該研究警告道,“更加分裂的國際體系會增加國與國之間出現衝突的風險。另外,不斷增長的資源競爭、大殺傷力技術的傳播,以及地區衝突的擴大都會增加國與國之間衝突的可能性。”
該報告最令人擔心的估計是,未來的亞洲及中東戰爭中,可能會使用核武器。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安全動態的一部分。
其他重要的人口趨勢是,歐洲、日本、韓國和臺灣的人口老齡化現象,將進一步減緩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該報告警告說,俄羅斯的經濟可能也會像這些地區的一樣進入“緩慢的相對衰退。”美國則將受益於其國內的石油及天然氣儲備,及新的開採技術。這將使得美國實現能源獨立,甚至成為能源淨輸出國。
該報告稱,“中國將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的最大經濟體,在2030年前的幾年中超過美國。”
該研究發現,總體上,“世界經濟健康與否,越來越與發展中國家的表現有關,而不是傳統上與西方的表現有關。”
為了判斷這項研究的可靠性,這個研究及分析小組給自己以往的全球趨勢預測評了分,預測工作從1996年開始每四年做一次。他們發現,以往的研究都低估了世界舞臺出現變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