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洽簽和平協議非優先
馬英九:兩岸關係已奠定基礎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今天在一項專題報告中指出,政府整體資源有限,應解決兩岸更為急迫議題,洽簽和平協議並非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今天在一項專題報告中指出,政府整體資源有限,應解決兩岸更為急迫議題,洽簽和平協議並非政府施政優先項目。
中國國民黨下午舉行中央常務委員會議,邀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專題報告「中共『十八大』後兩岸關係發展」。
根據王郁琦的書面報告指出,有關通盤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共分3階段,第3階段預計於2013年到2014年底前完成。內容包括配合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協商進程,循序檢討修正經貿交流相關規定;配合政策需要,研議規劃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此部分修法作業,規劃於2013年上半年完成法制化作業);配合兩岸關係現況,調整刑事章相關規定。
報告分析,大陸在對台政策方面,對台工作將維持一貫性,兩岸關係在雙方推動下,將進一步鞏固與深化。堅持「一中原則」,採取彈性戰術;首度將「九二共識」納入黨的重要文件。
報告指出,大陸「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再次凸顯欲探討政治議題。
報告指出,在兩岸洽簽和平協議方面,和平協議實質內容應有完整思考,不會與停戰協議或互不侵犯條約一樣的表述,但需要以什麼方式呈現,或如何引導出兩岸永久和平的期待或作為,或許才是兩岸雙方應致力找尋出彼此交集的核心關鍵。
報告進一步指出,在政府資源有限情況下,應解決兩岸間更為急迫議題,包括兩岸經貿往來及擴大深化兩岸雙向交流所衍生的各項攸關民眾福祉與權益的事項,因此,洽簽和平協議並非政府施政優先項目。
總統:已為兩岸關係奠定基礎
總統馬英九今天說,政府對兩岸關係的掌握,基本上符合台灣主流民意,已為兩岸關係奠定一個可大可久的基礎。
總統說,中共十八大後,國民黨去函前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與現任總書記習近平,表達善意,尤其對胡錦濤過去4年中,共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特別肯定重大貢獻;對習近平,也期待兩岸繼續在現有基礎上深化交流,擴大接觸,為兩岸人民福祉努力。
總統期盼,兩岸正在協商中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是兩岸經貿關係關鍵,希望能在明年全部完成,讓兩岸經貿合作向前邁步。
中國國民黨下午舉行中央常務委員會議,邀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專題報告「中共『十八大』後兩岸關係發展」。
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聽取報告後說,政府對兩岸關係的掌握,基本上符合台灣主流民意,目前的方向會持續下去。
馬總統說,希望將來不論是哪一黨執政,兩岸關係都應該朝這個方向發展,因為這是對台灣最有利的發展方向。政府已為兩岸關係奠定一個可大可久的基礎,也希望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為兩岸人民謀福祉。
他重申政府大陸政策基本理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台海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任何一項大陸政策,都要符合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
馬總統表示,過去許多人抱怨,台商在過去20年中大量移往大陸,在資金與就業創造方面讓台灣受到影響;政府開放陸資來台,3年來一共只有3億美元,量相當地少,但目前在增加中,相信這個作法對台灣應是有利的。
總統說,政府開放陸資來台,也會嚴格審查。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