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再批馬:經濟過度依賴中國要付代價

在美國進行'一直同在'謝票活動的民進黨前主席、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英文在美東時間10月31日晚間出
在美國進行“一直同在”謝票活動的民進黨前主席、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英文在美東時間10月31日晚間出席休士頓台灣同鄉晚會批評馬政府,錯把中國當成台灣經濟問題的解決之道,依賴和中國的經濟往來不能解決問題,更可能因為過度的依賴而付出經濟以外的代價。
她說,大選之後吳伯雄代表馬英九向中國提出“一國兩區”,中國卻進一步打算以“兩岸一國”來框架台灣的未來,除非台灣人下定決心要有所改變,否則台灣將跳不出可能失去民主和多元的惡性循環之中。
談到當前的經濟危機,蔡英文指出,這一代的台灣人應該善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主動迎接挑戰的創業精神,為自己也為下一代開創機會並累積台灣經濟發展邁向新階段的動力。她也邀請休士頓的鄉親一起投入各項為台灣經濟建構新模式的工作。
她批評,大選過後,政府種種缺乏中心思想、毫無頭緒的決策,例如在國人薪資倒退的情況下調漲油電價格、在股市最低迷的時候,課徵證所稅,使得原本已經陷入困頓的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最近包括勞保、健保的社會安全機制陸續發生財政危機,更讓人民沒有完整的安全感,而對未來感到揣揣不安。
蔡英文說,政府的責任就是要保護人民的生活不要受到景氣變動的衝擊。面對困境,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檢討現有各種可能破壞“國家”財政與經濟安全的所有機制,減少浪費和不公平,同時並啟動產業結構的重新調整,將已經不再能提供經濟發展動能的結構徹底轉型,把“國家”的經濟活力找回來。
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未來,蔡英文走訪加州矽谷與德州醫療產業經驗為例指出,台灣現階段產業發展最缺乏的便是“創意”、“研究”和“商業化”三項能力的提昇和廣泛應用,而開創以包括研究、創新等專業能力結合現有發展基礎的創業將是台灣新世代發展生涯和啟動新一波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就像矽谷的台灣高科技人能夠靈活的結合創投、製造和行銷來創造屬於自己的事業,而在德州的醫療人才則充分運用醫療研究、臨床能力和醫療管理知識創造新的經營模式。
另外,針對近日爭議的立委津貼問題,蔡英文表示,整體檢視並解決“國家”財政危機,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才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打算點把火就要讓大家忘掉應該處理的事,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台灣社會應該有理性的力量,導引這個“國家”走上正確的路。
【中評社 / 記者 鄒麗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