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首度肯定謝訪陸 謝長廷:若對大陸只有NO 4年後再掉淚

拋出“憲法各表”引發爭議的謝長廷今日(18日)強調,民進黨二○一六贏的策略,就是讓“經濟選民”相信他
謝長廷:若對大陸只有NO 4年後再掉淚
拋出“憲法各表”引發爭議的謝長廷今日(18日)強調,民進黨二○一六贏的策略,就是讓“經濟選民”相信他們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包括陸生納保、大陸農產銷台等,“我們都應該提出具體政策討論”。他不諱言地說,假若民進黨對於中國的每件事都只有“NO”,那麼,四年後就等著讓支持者再掉一次眼淚。
中國時報報道,謝長廷主張“憲法各表”引發黨內爭議,遲遲未明確表態的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首度鬆口說,謝成功守住自己的主張,“長廷處理得很好,大家不該加以苛責”。但蘇強調,民進黨中央有自己的兩岸政策方向,不該跟國民黨“比誰見到誰”,否則就是“中國丟骨頭讓我們搶,我們不該陷入這種賽局”。
至於民進黨何時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蘇貞昌說,委員會是內部凝聚共識的平台,並非涉外單位,所以沒有急著成立的必要,等氛圍到了就會運作。
18日,謝長廷接受電子媒體專訪時,引用政大教授童振源的調查數據表示,今年初因兩岸經濟因素投給馬英九的人約八十.八萬人,約佔整體選民六%,完全決定選舉勝負。因此,民進黨要執政,就不能在兩岸議題上“講得很虛”。
謝長廷強調,四年後民進黨的錢、資源會比國民黨多嗎?媒體優勢會比對手強嗎?這些都是國民黨難以被撼動的優勢。所以,民進黨能達成的,就是打破國共聯手局面。
蘇貞昌首度肯定謝訪陸 未失立場盼勿苛責
謝長廷訪問中國大陸,整整兩個星期,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今天終於對謝登陸做出“正面肯定”的定調。蘇貞昌說,“長廷這一次到中國,我覺得他處理得很好,他(謝長廷)沒有改變、也沒有失去原來的立場,不必加以苛責,出去走走是很難得的。”
蘇貞昌今天到彰化展開“過庄行聊”下鄉行程,中午與隨行媒體共進午餐。蘇貞昌先聊到他對辣椒、黑胡椒等食物會過敏、碰不得,後來進入比較嚴肅的議題,所有媒體提問重點都是兩岸議題及民共交流、如何看待謝長廷登陸、中國事務委員會何時成立等。
蘇貞昌指出,“這一次長廷到中國去,我覺得他處理得很好,他(謝)有先跟主席講,回來第二天就跟他的辦公室聯繫、談了將近二小時,長廷有注意到每個面向,包括黨的規定與要求。”
蘇貞昌說,“長廷在中國所說的都是平日說過的,是他的一貫主張,不超過書籍內容,他沒有講與台灣不一樣的東西,有做到這一點。他在台灣講法沒有改變,也沒有失去原來的立場,因此,大家不必加以苛責,很難得要去走走看。”
蘇貞昌說,謝訪陸之後,中國還在看他(謝),也在看民進黨及民進黨的人,我們對他們來說也是挑戰,謝長訪陸,去的本身是新的、講法卻原來的主張。
整體來說,蘇表示,謝訪大陸新的、不同於過去,因為,過去民進黨沒有如此“大咖”訪陸,在中國談什麼?其實也沒有講什麼,不用責備長廷,能夠走出去又維持一貫,要積極自信。
面對獨派質疑,蘇貞昌表示,民進黨是一個民主開放的政黨,必須容許各種意見,但也可以講出自己的看法,他身為黨主席必須讓每個黨員有說話的空間,把意見表達出來。他做為黨主席不會說這樣或指示那樣,這樣不容易聽到各方意見,黨主席不會那麼快說我就是這樣。
謝長廷被獨派攻擊,甚至有“一中換一餐”的批評,蘇貞昌為謝緩頰說,黨內可以有不同意見,但不要懷疑動機、批評或攻擊,不是民進黨應該有的,主席更不會如此。
他強調,每個人都可以有主張,個人可以走一百步,黨主席是結合全黨,一個人走一百步,黨主席是要凝聚一百人走一步。這一步是民進黨的有利一步、重要一步,每一步都有穩。\
蘇貞昌:民進黨有堅持 不會與藍比見到誰
針對兩岸議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今天表示,黨內各種意見還在形成中,在還沒有形成新共識前沿用舊共識,民進黨的共識是什麼,大家很清楚。他強調,民進黨有很多可貴的堅持與價值,不會放棄。
蘇貞昌雖未言明民進黨的共識是什麼,文宣部主任廖志堅補充指出,<台灣前途決議文>就是民進黨的共識。
他強調,民進黨與國民黨對中國的態度不同,國民黨以結合中國最重要,民進黨要處理的事很多,這個不是民進黨的最優先,民進黨的最優先是解決台灣人民的痛苦,民生痛苦,而不是中國,中國要面對、要處理,比起民生議題不急。
他強調,民進黨有自己的堅持、方向與步驟,民進黨不去跟國民黨爭、跟國民黨搶,比見到誰?這樣就陷入中國丟骨頭讓我們搶,民進黨不進入這種賽局、不陷入這種圈套。
至於,部分媒體指蘇謝合作瀕臨破局,蘇貞昌說,有些媒體的不同批評,對他方及民進黨大可不必如此。民進黨從最左到最右都有,他會按照輕重緩急,不會陷父子騎驢困境,主政者要有志氣、沈得住氣。
【中評社 / 記者 鄒麗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