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拜會許信良

聯合晚報報導,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登陸訪問後,引起民進黨內不同評價,謝長廷今天引用孔子話語說「時而後言,
許信良誇謝長廷:憲法各表 有智慧
聯合晚報報導,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登陸訪問後,引起民進黨內不同評價,謝長廷今天引用孔子話語說「時而後言,人不厭其言」,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當年拋出大膽西進,時機點可能過早,他現在提出憲法各表也可能是太早,但就是必須去談一些東西。
謝長廷今天拜會許信良,交換這次赴中國大陸訪問的心得。由於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原本要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遲遲沒有下文,許信良表示,應該要打鐵趁熱,民進黨選後有高度共識,要與中國打交道,現在不是好時機,何時會是好時機?2014年地方選舉,難道與兩岸沒關係嗎?應該讓謝長廷建立的橋頭堡,大家可以跟進。
許信良說,謝長廷這次相當成功,受到重視,可以打破民共僵局,共產黨的對台政策,若無法讓民進黨接受,就不算成功,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若無法讓大陸接受,一樣不算成功,除了憲法各表取代九二共識外,他想不出有其他更好的主張。
許信良說,謝長廷主張的憲法各表,對民進黨而言,這是台灣政治的現實,這個憲法各表,比起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更易被大陸接受,等於是台灣的中華民國憲法,開一個沒有日期的支票給大陸。
許信良以禪宗故事形容謝長廷的智慧,謝長廷說,兩岸關係是法而自然,但現在一切都是主觀的描述,像是屋頂理論、未來一中、一邊一國等,現在已歷經七次修憲後,憲法支離破碎,但他在殘缺中追求完美,希望可以變成創造的模糊,撐起兩岸對話空間。
謝長廷指出,兩岸政治若講清楚,會引起對立,應該超越政治,先講文化歷史、抽象、血統、文明共享價值,但講民主法治很敏感,不過,民主、法治、自由都在憲法裡,他提憲法是婉轉表達台灣基本價值。
至於謝長廷的論述,是否能為民進黨所接受,許信良說,民進黨曾否定憲法、主張制憲,但中華民國修憲時,民進黨都有參與,也一直在憲政體制下運作,若不接受憲法,很難自圓其說。
謝長廷說,台灣60年來,國家認同不一樣,若是憲法認同又不一樣,會消耗能量,他提出憲法各表等概念,對岸表明不接受,但他希望能撐起空間,一中原則、架構與政策,又有多少人能分辨,若用框框看世界,就只看到框框的世界,兩岸要擴大,就不要有框框。
許信良:設中國事務委員會 要打鐵趁熱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多次公開表達,民進黨不急著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現在沒有急的必要與條件。主張大膽開放的前主席許信良今天明確指出,所謂“打鐵趁熱”,他個人認為,謝長廷已攻下橋頭堡、解開民共僵局,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現在就是很好的時機,未來不會更好。
以台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身分訪問大陸的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返台後陸續拜會黨內要角。謝上午拜會許信良,眾多媒體爭相採訪。許高度讚揚謝長廷的登陸表現,並稱許謝是“政治禪宗”有高度的智慧,“政治禪宗”將成為兩岸交往的指標,很了不起,謝長廷心情大好、笑開懷說“慚愧、慚愧”。
許信良指出,民進黨在2012敗選後,黨內菁英有高度共識必須調整兩岸政策,民進黨必須要能夠與中國大陸打交道,否則以後很難突破。
他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拖那麼久,如果現在不是好時機,哪時候才是好時機?2014嗎?2014雖是地方選舉,但真的與兩岸無關嗎?他很懷疑。所以要打鐵趁熱,讓謝長廷建下橋頭堡來解開民共僵局,他說,現在就是很好的時機,未來也不會更好。
許信良也談到時事議題。他讚揚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歐盟,歐盟早就該得和平獎了,他說,20世下半世紀,人類歷史沒有比歐盟最重要的事、是偉大的創作,早該得諾貝爾和平獎,沒有爭議。
許信良話鋒一轉強調,“歐盟精神”可做為處理兩岸關係的重要參考,歐盟本身就是一個超越,很多國家把主權交給歐盟,如關稅等;尤其兩岸的仇恨比德法更深嗎?文化差異有德法那麼大嗎?歐盟精神可做為兩岸關係的參考模式。【中評社 / 記者 鄒麗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