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幸媛重申人權衡量兩岸距離

2012-09-06 14:17:35   80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賴幸媛昨天重申總統馬英九談話表示,政府關心大陸政治發展與人權現況,「人權是衡量兩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賴幸媛昨天重申總統馬英九談話表示,政府關心大陸政治發展與人權現況,「人權是衡量兩岸距離的指標」。

賴幸媛昨天前往歐洲議會演講,講題為「穩健的步調、開闊的視野:中華民國大陸政策的成功關鍵」。

賴幸媛說,台灣與歐洲類似,都經歷過第2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以及冷戰的對抗,也都在過去幾十年間,致力於降低敵意、增進互信,建立區域合作的機制。

她說:「作為中華民國的陸委會主委、馬總統大陸政策的幕僚與推動者,站在各位的面前,面對過去50多年來歐洲在整合過程中所展現的驚人演變與成就,我深感佩服與認同。」

她表示,如同歐盟一樣,中華民國政府對人類世界也做了重要的貢獻。過去4年多來,由於馬總統大陸政策的方向和作法正確,以及台海兩岸的共同努力,「我們成功地把曾經瀕臨戰爭邊緣的台海局勢扭轉為和平與繁榮」。

賴幸媛說,兩岸雖然在法理上互不承認主權,但實際上已進入「互不否認治權」階段。

她指出,2008年6月至今,兩岸舉行8次江陳會談(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主持的制度化協商),歷經數百次業務溝通,並簽署18項協議,這種制度化協商的運作已漸邁入鞏固與深化的成熟階段。

她也說,「當然,台灣並不完美」;因政府大陸政策有開闊的胸襟與視野,得以讓大陸見證了台灣核心價值;也因為不自外於大陸的發展,政府關切大陸的政治發展與人權現況。

賴幸媛:兩岸協商奠基和平大局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賴幸媛昨天在歐洲議會演說表示,自2008年6月至今,兩岸兩會高層協商已簽署18項協議,為兩岸不可逆轉的和平大局奠定堅實基礎。

回顧總統馬英九推動兩岸交流的成就,她表示,從2008年6月到現在,兩岸兩會(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舉行了8次高層會談,數百次業務溝通,並簽署18項協議,為兩岸不可逆轉的和平穩定大局奠定堅實基礎。

兩岸兩會8月完成第8次高層協商,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與「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賴幸媛說,兩岸政府間「機制對機制」的平台,雖然在法理上互不承認主權,但實際上已進入互不否認治權的階段。

不過,面對兩岸關係,賴幸媛說,政府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推動兩岸制度化協商,而「一中」就是中華民國。

她並呼籲,歐洲議會協助台歐簽署經濟合作協議。

這是賴幸媛第2度到訪歐洲議會並發表演說,受到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英國籍歐洲議會議員譚諾克(Charles Tannock)等30多位議員熱烈歡迎。

包括歐洲議會副議長史考特(Edward Mcmillan-Scott)、前立陶宛總統藍斯柏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友台小組副主席安芮琪娜(Laima Liucija Andrikiene)等多位重要友台議員,出席並聆聽賴幸媛的演說。

賴幸媛:大使稱呼 陸未表不滿

外交部宣布,未來不需特別區分派駐地點,都使用大使等正式官銜,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賴幸媛表示,中國大陸方面沒有對此表達不滿。

出席的歐洲議會議員提問,外交部統一駐外人員正式官銜的措施,中國大陸方面是否有意見,賴幸媛說,中國大陸沒有表達不滿的意見。

她表示,「為甚麼要稱呼他們大使,因為他們就是大使」,且過去4年兩岸關係改善,很多事情中國大陸都沒向台灣表達不滿。

賴幸媛說,像是馬總統首個任期美方三次對台軍售,中方對美表達不滿,甚至短暫中斷北京與華府的軍事對話,但中國大陸方面沒有向台灣表達不滿。

她表示,所以當歐盟聽見來自中國大陸方面的抱怨,別太在意就好,歐洲有自己的方式同台灣發展經貿等各層面關係。

而在場的歐洲議會議員多肯定中華民國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林永樂,並說在他們的心目中,林永樂就是代表台灣的大使。

此外,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譚諾克(Charles Tannock)則讚揚總統馬英九所提的東海和平倡議。賴幸媛表示,馬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目的是真誠地呼籲各方,以和平方式化解爭議,她期盼歐洲議會能通過支持馬總統東海和平倡議的決議。

也有歐洲議會議員肯定金門廈門接通海底電纜,賴幸媛說,這凸顯馬總統改善兩岸關係的成就,促使兩岸人民的往來更密切,交流更熱絡。

賴幸媛重申,中國大陸與台灣雙方在主權議題上各有主張,中華民國政府務實且明智擱置主權爭議,因此現階段雙方能互不否認,使雙方的政府能展開對話溝通,這就是具建設性與創造性的模糊,

另有議員問及,美國國會議員關切前總統陳水扁保外就醫,賴幸媛說,這是一個法律問題,要完成很多法律程序,就她所知目前沒有任何進展。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