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被稱“暴力小英” 蔡:真的很值得

2012-04-27 17:05:46   1201

沉默教授變成“暴力小英”,保守的社會菁英變成走街頭、挑戰執政的反對黨主席。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24日在

沉默教授變成“暴力小英”,保守的社會菁英變成走街頭、挑戰執政的反對黨主席。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24日在成大學生論壇中,談到自己的生涯轉變,連續說了兩次“真的很值得”。

蔡英文受邀到成大演講,被校方稱為“大師”,她表示,做了黨主席、選過總統,“大師的級數是下降的”。因為過去的幾年實際參與政治,“世俗化”之後,事實上,她已成政治人物,社會上對“大師”與“政治人物”的評價差距大,“現在稱我為大師,有一點適應上的困難。”

學生論壇主題,在討論“不默─以參與捍衛權益”,她以自己的生涯轉變為例,說明在參與政治之前,可以用“沉默”來形容她。別人對她的印象是“話不多”、“不太表示意見”,對很多事也不太表露心情的人。

但是,當年那位沈默的、對外界發生的事不是有太多反應的年輕人,在2008年竟然做了反對黨主席,還帶了群眾走上街頭。四年的黨主席,前兩年是在街頭過的,甚至在一次遊行之後,對手國民黨給了她“暴力小英”的標籤。

蔡英文說,“暴力小英”說法出現時,黨內有兩種意見,一派認為不太好,因為不適合社會法則,因為社會需要理性,所以被貼上“暴力小英”是不好的事。

但另一派卻認為很好。看法是,剛好可以平衡她給別人的印象;也反映出一個現象,即這個社會已經到了能夠讓蔡英文都成了“暴力小英”的地步,凸顯了台灣社會很多事情真的需要大家站出來面對的時候了。

蔡英文指出,民進黨主席的4年當中,前兩年走街頭,後兩年是選舉;對她這位一輩子唸書、教書很久的人來說,竟然花了4年在街頭,始料未及之事,現在想來,“真的很值得、真的很值得!”

蔡英文說,她唸書的時候,功課不太好,但是個好學生,不太講話,也不太會去對外面的事發表意見;可是做了很多國際談判,並在談判的攻防過程中學到辯證能力,另外,她也做了很長久的政務官,可以說,她在當黨主席之前,是所謂的“社會菁英之流”。

她說,在台灣,被貼上社會菁英之流,大概的意含是保守、符合現行社會規範,接受現行社會價值等等。這些人組成了最重要的文官體系,每天為大家做決策;但在一個很制式的環境中養成的社會菁英,其決策走向,與群眾之間的感覺是沒有的。

對菁英決策,蔡英文深有體悟,她說,自己做了十年幾貿易談判,其實都是在會議室裡與其他國家人的唇槍舌劍,但與群眾還是有距離;當了民進黨主席之後,“最重要的工作與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的感覺!”她認為,人的感覺,是這個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

【中評社 / 記者 趙家麟】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