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古人智慧可用在兩岸關係

2012-03-03 15:53:03   820

總統馬英九今天以古文孟子梁惠王篇為例,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說明將古文理論用在兩岸關係是非常貼

總統馬英九今天以古文孟子梁惠王篇為例,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說明將古文理論用在兩岸關係是非常貼切,因此,讀經可以從中找到很多智慧,運用到現代社會。

總統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第12屆全國經典總會考」績優考生暨推廣讀經有功團體代表時表示,他在處理兩岸關係時,也用得上經文,例如孟子梁惠文篇,齊宣王問「交鄰國有道乎?」,孟子說「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總統認為,這一套理論用在當前兩岸關係也是非常貼切,因為小的對大的要知道智慧;大的對小的要用仁道。儘管台灣對大陸不是國對國的關係,不過理論是可以適用的,所以20多年前他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任職時,就常引用孟子這段話,來展現古人在2500年前就想過大與小如何相處。

馬總統說,同樣地,當台灣對待其他的小國時,也要用這樣的態度,要以仁道為主;對比台灣大的國家,要以智慧,不以力取。

他表示,這些講起來是常識,但如果能夠仔細思考,會在做決策時帶來很多智慧;讀經讓人吸收前人智慧,站在巨人肩膀上前進,這種機會何必放棄?有機會能多學一點、多看一點,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世界一定更為美好。

總統說,讀經不是目的,只是一個取得知識、分享古人智慧跟經驗的一個重要手段;不光是自己國家的古人,還包括外國的古人。

馬總統表示,他要強調的是,讀經絕非保守、落伍或是不求進步的象徵,反而可以從中找到很多智慧,運用到現代社會。

總統也舉例說,過去念博士時主修海洋法,聯合國1991年決議禁止北太平洋使用流刺網補魚,因為流刺網將造成漁區枯竭;但這個道理孟子早就講過了,孟子梁惠王篇提到,「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榖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總統指出,孟子那個年代距今2500年,孟子的環保概念跟今天聯合國決議有什麼不一樣?都是要人不要用過小網目的網捕魚,老祖宗智慧很了不起,不要以為環保是現在才有的觀念,古人早有。

馬總統也與現場學生一同默背「陋室銘」,背完後忍不住讚賞學生「你們背得都比我好」。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