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積怨,衝突難解
.jpg)
2025-05-05 09:54:17
102
但印巴積怨已久,要想「化干戈為玉帛」,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趙春山/評論
上個月22日發生在克什米爾(Kashmir)印度控制區巴哈甘(Pahalgam)的一場恐攻事件,不僅造成26人身亡,而且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間的緊張關係急劇升高。
克什米爾素有「南亞火藥庫」之稱,因為從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協定分治後,雙方即曾為爭奪這片穆斯林占多數的土地,發動了兩場戰爭。1947年10月第一次印巴戰爭後,兩國於1949年7月簽署停火協議,並依聯合國的建議設立停戰線,正式劃定雙方在克什米爾的「實際控制線」(Line of Control)。
然而,印巴都聲稱對克什米爾擁有「全部主權」,地區內的多個激進組織一直與印度安全部隊發生衝突,要求克什米爾獨立或成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造成數萬人在暴力事件中喪生。
《路透社》指巴基斯坦激進組織「虔誠軍」( LET)隸屬的「抵抗陣線」(TRF)承認造成這次恐攻事件,加上當地警方表示,3名參與恐攻者有2名是巴基斯坦人。因此,印度要求巴基斯坦負起責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事件發生後,誓言「天涯海角都要緝兇」,其所屬的印度人民黨更有多名高層要求,立即對巴基斯坦展開軍事行動。
與此同時,印度宣布降級與巴基斯坦的外交關係;印度政府發布通告,自4月30日起至本月23日,對巴基斯坦航空公司和軍用飛機關閉領空。但對巴基斯坦影響最大的是,印度單方面終止 《印度河水條約》(Indus Water Treaty)。
這項由世界銀行(WB)於1960年監督下簽署的條約,賦予印巴兩國共享印度河流域水資源權利。聯合國數據顯示,巴基斯坦農業高度依賴這條河流,若水源因此中斷,將重創巴國農業生產與數千萬民眾生計。因此,巴方形容印度此舉為「水資源戰爭行徑」。
巴基斯坦否認與恐攻事件有所關聯,並對印度採取關閉領空、凍結貿易、廢止簽證與雙邊協議等四大反制措施。另外,據說巴國已掌握情報顯示,印度計劃在未來24至36小時內發動軍事攻擊,並聲稱任何侵略行為巴方都將果斷回應。目前莫迪已授權軍方隨時可以開戰,而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揚言會進行軍事反擊。
實際上,印巴兩國軍隊從上月 24 日晚間開始,即連續幾天在喀什米爾地區雙方控制線上交火。印度雖未如巴基斯坦預期採軍事行動,但巴國在本月3日試射了射程450公里的彈道飛彈,讓兩國之間的氣氛相當緊張。
儘管如此,《騰訊網》引述《歐亞時報》分析稱,此次印巴在喀什米爾的磨擦,可能會像2019年一樣,僅演變為印巴兩國空中交手,升高為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印度擁有172枚核彈頭,巴基斯坦也有170枚。研究指出,一旦爆發核衝突,短短數日就可能有1.25億人喪命;但值得關注的是,處在川普發動關稅戰的敏感時刻,這場衝突可能牽動周邊大國的戰略利益。
在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訪問印度後不久發生此一事件,必然讓華府當局備感關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於4月30日分别與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和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 Sharif)通話。魯比歐在通話中表示支持印度打擊恐怖主義,另敦促巴基斯坦配合槍擊事件調查。
印度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個重要支柱,多年來雙方建立了牢固的經濟、國防和安全關係。僅管在川普口中,印度是「關稅之王」,批評印度對美國享有巨額貿易順差;但基於遏制中國的戰略考量,美國不會放棄這張「印度牌」。
從印度角度看,美國是其重要的盟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外國投資者。莫迪今年2月應川普之邀訪問美國,雙方設定為數5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川普認為美印會達成關稅協議;印度則準備向美方提出「未來最惠國待遇」條款,希望透過廣大的內需市場,與中共爭奪世界工廠的角色;此外,美方將增加數十億美元的對印軍售,以及向印度提供第五代F-35隱形戰鬪機。
在中共眼裡,巴基斯坦是「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中共外長王毅在事件發生後,應約同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Mohammad Ishaq Dar)通電話。王毅表示:中方支持盡快開展公正調查,衝突不符合印巴各自根本利益,也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希望雙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推動事態降溫;中方充分理解巴方合理安全關切,支持巴方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
印度擔心印巴一旦開戰,中共是否成為巴基斯坦的後援。尤其是,巴基斯坦空軍已從中共手中買到極具威脅的新武器,包括ZDK-03型空中預警機、霹靂-15E導彈、殲-10CE,以及能掛載4枚導彈的中巴合作製造的梟龍3代戰機。
從歷史角度來看,中巴關係之緊密,確非中印關係能夠相比。中共尤其關注克什米爾動盪,可能拖延「中巴經濟走廊」的推進。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突破口,使中國在印度洋獲得出海口,並縮短中國與中東和非洲的貨運距離。
俄羅斯是印度最大武器供應國,同時亦維持與巴基斯坦的友好關係,故希望在印巴之間採外交平衡的政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述俄羅斯軍事分析家的話說,印巴全面衝突有引發核戰爭的危機,故必須盡力確保盡快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一事件,可能的話還需要第三國協助。
但知易行難,中美和印巴有遠近親疏的關係,而俄羅斯又陷入烏克蘭戰爭泥沼,自顧不暇。莫迪於2019年8月26日與川普進行七大工業國集團(G7)高峰會場邊會談時曾表示,克什米爾是印巴間的雙邊問題,可透過討論解決,不必麻煩第三國調解。
但印巴積怨已久,要想「化干戈為玉帛」,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上個月22日發生在克什米爾(Kashmir)印度控制區巴哈甘(Pahalgam)的一場恐攻事件,不僅造成26人身亡,而且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間的緊張關係急劇升高。
克什米爾素有「南亞火藥庫」之稱,因為從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協定分治後,雙方即曾為爭奪這片穆斯林占多數的土地,發動了兩場戰爭。1947年10月第一次印巴戰爭後,兩國於1949年7月簽署停火協議,並依聯合國的建議設立停戰線,正式劃定雙方在克什米爾的「實際控制線」(Line of Control)。
然而,印巴都聲稱對克什米爾擁有「全部主權」,地區內的多個激進組織一直與印度安全部隊發生衝突,要求克什米爾獨立或成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造成數萬人在暴力事件中喪生。
《路透社》指巴基斯坦激進組織「虔誠軍」( LET)隸屬的「抵抗陣線」(TRF)承認造成這次恐攻事件,加上當地警方表示,3名參與恐攻者有2名是巴基斯坦人。因此,印度要求巴基斯坦負起責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事件發生後,誓言「天涯海角都要緝兇」,其所屬的印度人民黨更有多名高層要求,立即對巴基斯坦展開軍事行動。
與此同時,印度宣布降級與巴基斯坦的外交關係;印度政府發布通告,自4月30日起至本月23日,對巴基斯坦航空公司和軍用飛機關閉領空。但對巴基斯坦影響最大的是,印度單方面終止 《印度河水條約》(Indus Water Treaty)。
這項由世界銀行(WB)於1960年監督下簽署的條約,賦予印巴兩國共享印度河流域水資源權利。聯合國數據顯示,巴基斯坦農業高度依賴這條河流,若水源因此中斷,將重創巴國農業生產與數千萬民眾生計。因此,巴方形容印度此舉為「水資源戰爭行徑」。
巴基斯坦否認與恐攻事件有所關聯,並對印度採取關閉領空、凍結貿易、廢止簽證與雙邊協議等四大反制措施。另外,據說巴國已掌握情報顯示,印度計劃在未來24至36小時內發動軍事攻擊,並聲稱任何侵略行為巴方都將果斷回應。目前莫迪已授權軍方隨時可以開戰,而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揚言會進行軍事反擊。
實際上,印巴兩國軍隊從上月 24 日晚間開始,即連續幾天在喀什米爾地區雙方控制線上交火。印度雖未如巴基斯坦預期採軍事行動,但巴國在本月3日試射了射程450公里的彈道飛彈,讓兩國之間的氣氛相當緊張。
儘管如此,《騰訊網》引述《歐亞時報》分析稱,此次印巴在喀什米爾的磨擦,可能會像2019年一樣,僅演變為印巴兩國空中交手,升高為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印度擁有172枚核彈頭,巴基斯坦也有170枚。研究指出,一旦爆發核衝突,短短數日就可能有1.25億人喪命;但值得關注的是,處在川普發動關稅戰的敏感時刻,這場衝突可能牽動周邊大國的戰略利益。
在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訪問印度後不久發生此一事件,必然讓華府當局備感關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於4月30日分别與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和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 Sharif)通話。魯比歐在通話中表示支持印度打擊恐怖主義,另敦促巴基斯坦配合槍擊事件調查。
印度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個重要支柱,多年來雙方建立了牢固的經濟、國防和安全關係。僅管在川普口中,印度是「關稅之王」,批評印度對美國享有巨額貿易順差;但基於遏制中國的戰略考量,美國不會放棄這張「印度牌」。
從印度角度看,美國是其重要的盟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外國投資者。莫迪今年2月應川普之邀訪問美國,雙方設定為數5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川普認為美印會達成關稅協議;印度則準備向美方提出「未來最惠國待遇」條款,希望透過廣大的內需市場,與中共爭奪世界工廠的角色;此外,美方將增加數十億美元的對印軍售,以及向印度提供第五代F-35隱形戰鬪機。
在中共眼裡,巴基斯坦是「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中共外長王毅在事件發生後,應約同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Mohammad Ishaq Dar)通電話。王毅表示:中方支持盡快開展公正調查,衝突不符合印巴各自根本利益,也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希望雙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推動事態降溫;中方充分理解巴方合理安全關切,支持巴方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
印度擔心印巴一旦開戰,中共是否成為巴基斯坦的後援。尤其是,巴基斯坦空軍已從中共手中買到極具威脅的新武器,包括ZDK-03型空中預警機、霹靂-15E導彈、殲-10CE,以及能掛載4枚導彈的中巴合作製造的梟龍3代戰機。
從歷史角度來看,中巴關係之緊密,確非中印關係能夠相比。中共尤其關注克什米爾動盪,可能拖延「中巴經濟走廊」的推進。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突破口,使中國在印度洋獲得出海口,並縮短中國與中東和非洲的貨運距離。
俄羅斯是印度最大武器供應國,同時亦維持與巴基斯坦的友好關係,故希望在印巴之間採外交平衡的政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述俄羅斯軍事分析家的話說,印巴全面衝突有引發核戰爭的危機,故必須盡力確保盡快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一事件,可能的話還需要第三國協助。
但知易行難,中美和印巴有遠近親疏的關係,而俄羅斯又陷入烏克蘭戰爭泥沼,自顧不暇。莫迪於2019年8月26日與川普進行七大工業國集團(G7)高峰會場邊會談時曾表示,克什米爾是印巴間的雙邊問題,可透過討論解決,不必麻煩第三國調解。
但印巴積怨已久,要想「化干戈為玉帛」,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
趙春山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