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托嬰中心改名重開再涉虐嬰 至少8受害、社會局罰48萬元

2025-04-25 14:15:12   582

高市議員揭露貝寉佳托嬰中心涉虐嬰,2名托育人員涉呼巴掌、強灌牛奶等情事,至少8人受害。其中1名施暴者楊姓女子是累犯,並冒用他人身分。高市社會局將祭出48萬元罰鍰。

高雄市楠梓區「貝寉佳托嬰中心」再度爆發虐嬰事件,兩名托育人員涉嫌對至少8名嬰兒施以呼巴掌、強灌奶品、副食品等暴力行為,其中一名楊姓女子更為累犯,過去曾因類似事件遭勒令停業,如今竟冒用他人身分重返托育行業。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表示,經查施虐者是2名女托育人員,違法情事將依法裁處,絕不寬貸。涉虐嬰楊姓女子遭社會局開罰48萬元,已離職董姓工作人員開罰6萬元。橋檢複訊諭令朱姓負責人及楊女4萬元交保,董姓工作人員1萬元交保。

事件起於一名家長今年2月接獲社工通報,指出其3個月大的孩子在托嬰中心可能遭受不當對待。經由監視器畫面確認,該嬰兒遭施暴包括打巴掌、強灌牛奶,甚至被粗暴甩動如同玩具一般。該家長表示,自去年12月起孩子每天接回家都衣物髒污,本以為照顧不周,後見影片才發現真相,震驚痛心。

高雄市社會局副局長葉玉如證實,自2月19日接獲通報後,透過監視器畫面查明,在2月10日至12日之間,有多達8名年齡介於2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受到不當對待,包括拍打臉部、強迫餵食及按壓頸部等暴力行為。社會局已對該中心勒令停辦,並依法公告兩名加害人姓名。

調查顯示,「貝寉佳托嬰中心」前身為因虐童而遭停業的「天使心托嬰中心」,原負責人楊姓女子早於2011年即曾因業務過失致死被判刑,2020年又因虐嬰遭裁罰禁止5年內從事兒少福利機構工作。然而,楊女去年竟以其丈夫名義重新立案、原址開業,更涉嫌冒用一名李姓托育人員之身分在托嬰中心執業,違法情節重大。

社會局指出,當初核准立案時雖發現為原址重啟,但因負責人資料符合法規而未能依法駁回;後續稽查時,楊女未曾現身,並屢次推拖拒交監視器完整影像,引起當局高度懷疑。經檢警會同搜索並扣押主機,得以保全完整畫面,目前已有4名家長提告。

社會局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依兒少法裁處楊姓人員新台幣48萬元罰鍰並公告姓名,裁處另一名已離職董姓工作人員6萬元,並限制其最長30年不得擔任兒少福利機構負責人或工作人員。另中心機構管理違法情節嚴重,已違反兒少法第81條及第83條規定,社會局命停辦1年並公布機構名稱。

橋頭地檢署指出,檢方3月中旬接獲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通報後,隨即由婦幼專組主任檢察官鄭子薇、檢察官陳韻庭指揮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楠梓分局於4月初發動搜索,扣得相關證物並傳訊托嬰中心朱姓負責人、涉施虐楊姓、董姓工作人員,3人經訊問後各以新台幣4萬元、4萬元、1萬元交保,後續將持續蒐證並釐清相關案情。

對此,民進黨籍高雄市議員李雅慧痛批社會局監管不力,指出早在中心重開後即有多起家長投訴,包括呼巴掌、強灌副食品等情節,但社會局遲未採取果斷行動。她呼籲市府應全面檢討審核與稽查制度,杜絕類似事件重演。

面對外界質疑監管制度形同虛設,社會局副局長葉玉如表示,中央目前已在研議制定「托育專法」,高雄市將主動將此案納入討論案例,期能透過更完善法規機制,從源頭遏止不肖業者鑽漏洞復業,並全面提升托育機構的安全標準與審查門檻。

目前社會局已協助家長將受害幼童轉托他處,並安排醫療評估以確保孩子身心健康。同時強調,後續將加強對托育機構的監督與查核頻率,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