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核三公投付黨團協商 核安會:不是過了就自動延役
.jpg)
2025-04-24 11:48:57
774
針對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日前提出的「重啟核三公投案」,社會各界再度聚焦台灣能源政策的走向與核能議題的可行性與安全性。對此,核安會主委陳明真強調,核三廠能否延役需經專業評估,不會因政策推動即自動延長運轉。
針對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日前提出的「重啟核三公投案」,社會各界再度聚焦台灣能源政策的走向與核能議題的可行性與安全性。對此,核安會主委陳明真強調,核三廠能否延役需經專業評估,不會因政策推動即自動延長運轉。此外,他亦重申,核能人才斷層與核廢料處理,仍為當前核能政策中必須嚴肅面對的兩大問題。
民眾黨團日前正式拋出重啟核三公投案,並提案逕付二讀,現已送交黨團協商階段。核安會主委陳明真24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列席備詢前表示,對於立法院的決定表示尊重,但強調如公投案獲得通過,核三廠延役仍須經由嚴謹的核安評估,並非通過公投即視為延役核准。
陳明真指出,核三廠原本的運轉執照有效期為40年,現已屆期,未曾進行延役所需的安全評估。因此,是否可繼續安全運轉,需待進一步調查與技術分析。他補充,台電須正式提出延役申請,核安會將根據既定管制標準做出核准或駁回的裁決。
此外,針對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詢核能政策的未來方向時,也引出了另一項討論焦點。她提到陳明真於2022年投書媒體時曾建議,因應台灣綠能進展緩慢與供電壓力,非核家園政策應延至2035年。雖然陳明真最初未明確表態,但在追問下終於鬆口,承認「延至2035年可以減輕供電壓力」。
陳明真補充,當年之所以提出此建議,是因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尚未通過環評,而能源穩定攸關國家安全。他呼籲,核能去留與否應為全民共同討論的重要議題,而非單由一方拍板。
關於核能技術與人才問題,柯志恩進一步指出,國內新核能技術發展明顯落後。她舉例,目前國原院正在進行的「磁約束高溫電漿研究整合型計畫」經費過低,第一期僅有新台幣3500萬元,第二期也僅達6000至7000萬元。對比國際上對於核融合的巨額投入,例如美國與中國大陸每年分別投入約新台幣251億元與472億元,台灣顯得資源匱乏。
核安會則回應,目前全球對核融合技術的成熟度預估仍需10至20年,當前的研究經費以探索性投入為主,尚不宜與成熟能源技術同等視之。
在核能人才培育方面,柯志恩亦直指問題核心。她指出,過去清華大學核工系為熱門科系,如今卻面臨招生困難;再加上台電有意裁撤核能部門,導致核工專業人員轉調至火力電廠單位,形同人力資源錯配。對此,陳明真坦言,過去20年台灣核能人才確實大量流失,不僅台電如此,連核安會內部也有嚴重斷層,未來應強化人才培育並避免再度流失。
民眾黨團日前正式拋出重啟核三公投案,並提案逕付二讀,現已送交黨團協商階段。核安會主委陳明真24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列席備詢前表示,對於立法院的決定表示尊重,但強調如公投案獲得通過,核三廠延役仍須經由嚴謹的核安評估,並非通過公投即視為延役核准。
陳明真指出,核三廠原本的運轉執照有效期為40年,現已屆期,未曾進行延役所需的安全評估。因此,是否可繼續安全運轉,需待進一步調查與技術分析。他補充,台電須正式提出延役申請,核安會將根據既定管制標準做出核准或駁回的裁決。
此外,針對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詢核能政策的未來方向時,也引出了另一項討論焦點。她提到陳明真於2022年投書媒體時曾建議,因應台灣綠能進展緩慢與供電壓力,非核家園政策應延至2035年。雖然陳明真最初未明確表態,但在追問下終於鬆口,承認「延至2035年可以減輕供電壓力」。
陳明真補充,當年之所以提出此建議,是因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尚未通過環評,而能源穩定攸關國家安全。他呼籲,核能去留與否應為全民共同討論的重要議題,而非單由一方拍板。
關於核能技術與人才問題,柯志恩進一步指出,國內新核能技術發展明顯落後。她舉例,目前國原院正在進行的「磁約束高溫電漿研究整合型計畫」經費過低,第一期僅有新台幣3500萬元,第二期也僅達6000至7000萬元。對比國際上對於核融合的巨額投入,例如美國與中國大陸每年分別投入約新台幣251億元與472億元,台灣顯得資源匱乏。
核安會則回應,目前全球對核融合技術的成熟度預估仍需10至20年,當前的研究經費以探索性投入為主,尚不宜與成熟能源技術同等視之。
在核能人才培育方面,柯志恩亦直指問題核心。她指出,過去清華大學核工系為熱門科系,如今卻面臨招生困難;再加上台電有意裁撤核能部門,導致核工專業人員轉調至火力電廠單位,形同人力資源錯配。對此,陳明真坦言,過去20年台灣核能人才確實大量流失,不僅台電如此,連核安會內部也有嚴重斷層,未來應強化人才培育並避免再度流失。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