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境外移入創18年新高 登革熱近5年同期次高

2025-04-22 18:23:04   744

國內近期屈公病與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數皆顯升高趨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疾管署公布,截至2025年4月下旬,國內已累計11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創下自2007年列為法定傳染病以來的18年同期新高;登革熱則累計44例,為近5年同期次高,兩者主要感染國家均以印尼為最多。

國內近期屈公病與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數皆顯升高趨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疾管署公布,截至2025年4月下旬,國內已累計11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創下自2007年列為法定傳染病以來的「18年同期新高」;登革熱則累計44例,為近5年同期次高,兩者主要感染國家均以印尼為最多。疾管署提醒民眾,赴南亞、東南亞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防範病媒蚊叮咬帶來的感染風險。

根據疾管署說明,今年截至目前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共11例,其中9例來自印尼,其餘分別來自菲律賓與斯里蘭卡。其中一起家庭群聚個案為台南市一對夫妻於春節期間前往印尼探親,返台後雙雙出現發燒、關節痛等症狀,經就醫採檢後確診。

副署長羅一鈞指出,屈公病(Chikungunya)與登革熱皆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叮咬傳播,潛伏期約2至12天,主要症狀為突發性高燒、嚴重關節痛、肌肉痛、出疹、頭痛等,其中關節疼痛甚至可能延續數月甚至更久,形成長期生活困擾。

國際屈公病疫情方面,2025年截至目前,全球已累計報告約8萬例、46例死亡,病例多集中於美洲與東南亞。美洲以巴西超過7萬例為最多,法屬留尼旺島也逾萬例;印尼疫情持續上升,新加坡、印度等地亦陸續通報病例。

登革熱方面,根據李佳琳副主任說明,全球2024年共報告1400萬例,創歷史新高;2025年迄今累計病例超過193萬例,以巴西(173萬例)最為嚴重,哥倫比亞、墨西哥、秘魯等國亦處高峰階段。

國內登革熱疫情則顯現高度警訊,截至4月21日止,已通報44例境外移入病例,較近5年同期偏高,感染國家分布以印尼21例最多,其次為菲律賓8例、越南5例。上週新增2例亦為來自印尼,顯示東南亞為主要疫情來源地。

羅一鈞指出,雖然屈公病重症與死亡率不如登革熱,但高風險族群如新生兒、年長者、及患有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者仍應特別警覺。此外,兩種病毒皆無特效藥物與疫苗,防蚊與環境管理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疾管署提醒民眾,隨著天氣轉熱、降雨頻繁,病媒蚊活躍風險升高。台南市政府已實施強化措施,若查獲孑孓將不再給予改善期,直接處以新台幣3000元至1萬5000元罰鍰。疾管署亦呼籲民眾落實「巡、倒、清、刷」,清除家中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

另外,前往流行地區旅遊的國人應攜帶防蚊液、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儘量避免黃昏與清晨戶外活動,返國後若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並接受檢查。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