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務院將改組、關閉多數非洲領事館 盧比歐:假新聞

2025-04-21 09:57:21   769

川普政府計劃簽署一項涵蓋廣泛重組國務院的行政命令草案,內容包括撤銷在非洲的多項外交行動、裁撤非必要使領館、縮編駐加拿大外交人力,並取消氣候特使與部分人權相關職位。對此,國務卿盧比歐強烈否認報導內容,指稱為「假新聞」。

美國《紐約時報》與法新社報導,川普政府計劃簽署一項涵蓋廣泛重組國務院的行政命令草案,內容包括撤銷在非洲的多項外交行動、裁撤非必要使領館、縮編駐加拿大外交人力,並取消氣候特使與部分人權相關職位。對此,國務卿盧比歐強烈否認報導內容,指稱為「假新聞」,但報導所引草案內容仍引起多方熱議。

根據《紐約時報》取得的16頁行政命令草案,美國總統川普擬對國務院進行「全面結構重組」,以「簡化任務執行、減少浪費與詐騙,並與美國優先戰略原則一致」為宗旨,最快將於本週簽署,並於10月1日前開始實施。法新社也引述草案內容指出,重組行動將深刻改變美國外交布局,顯示出川普政府在全球事務中重新排序的意圖。

該草案指出,美國將重新劃分外交重點區域為四大板塊:歐亞大陸、中東、拉丁美洲與亞太地區,而非洲將不再獨立設置完整事務局,原本的「非洲事務局」(Africa Bureau)將被廢除,改為一個規模縮小的「非洲事務特使辦公室」,並直接向白宮的國家安全會議(NSC)報告,而非國務院。

外交策略上,美國對非洲的主要目標將聚焦於「反恐行動」與「關鍵自然資源的開採與貿易」,其他被視為「非必要」的外交據點,包括多個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大使館與領事館,將被關閉。

除非洲政策外,草案還提及將大幅縮減美國在加拿大的外交規模,包括削減駐渥太華大使館的編制。另據《紐時》報導,草案亦規劃撤除現任氣候特使職位,裁撤多個專責氣候變遷、民主發展及人權的單位,並增設新職務負責跨國威脅、反毒政策等事務,反映出川普政府將外交資源優先集中於安全與經濟議題。

儘管媒體報導詳述草案內容,國務卿盧比歐與國務院皆迅速否認。盧比歐在社群平台X(前Twitter)上發文稱,《紐約時報》的報導是「假新聞」,並指該報「又一次成為惡作劇的受害者」。國務院也向《新聞週刊》(Newsweek)表示,所謂的命令草案是「偽造文件」,對於其中提及的任何重組計畫均予以否認。

目前川普政府並未公開承認該行政命令草案的真實性,也未說明是否將簽署或推動該項組織調整。然而,草案的曝光已在美國政界與外交圈引發不小震撼,許多觀察人士認為,若報導屬實,將大幅改變美國在非洲及氣候、人權議題上的外交角色,並可能削弱其在全球的軟實力影響力。

分析指出,若川普政府真如報導所指,進行此類外交重組,將標誌著美國從多邊合作與人權價值外交向更具實用主義與戰略資源導向的路線轉變。特別是對非洲政策的重新定位,不僅可能被視為外交撤退,更將引發中國等國家趁勢擴大在非洲影響力的關切。

此外,氣候與人權外交角色的弱化,也可能影響美國在全球氣候治理與民主倡議中的領導地位。若外交資源更集中於地緣政治安全與經濟利益,將對拜登任內建立的多邊氣候與人權架構造成潛在衝擊。

儘管白宮否認目前已有相關政策推動,外界仍將持續關注該草案是否最終成為行政命令,並實質影響美國未來的全球外交格局。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