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業是起家業 賴清德: 不會因關稅談判而犧牲

2025-04-18 13:23:18   999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的衝擊,總統賴清德18日南下嘉義,與養殖漁業業者舉行座談,重申政府將以880億元預算支援受影響產業,並強調不會為了與美方談判而犧牲農漁業,農業、漁業是國人「起家業」,政府會優先照顧,堅定扮演後盾角色。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的衝擊,總統賴清德18日南下嘉義,與養殖漁業業者舉行座談,重申政府將以880億元預算支援受影響產業,並強調不會為了與美方談判而犧牲農漁業,農業、漁業是國人「起家業」,政府會優先照顧,堅定扮演後盾角色。

座談會於嘉義縣朴子市的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舉行,現場雲集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嘉義縣長翁章梁與多位產業代表。賴清德以台語致詞指出,川普4月3日凌晨對外宣布啟動對等關稅政策,台灣行政團隊隨即於4月4日召開記者會,提出「產業支持方案」,全案涵蓋9大面向、20項措施,總預算880億元,其中農漁業部分佔比超過百億,預計從三大面向、六項措施著手,積極協助基層漁農業者度過風險期。

賴清德指出,農業與漁業雖然勞力密集、利潤有限,但卻是許多家庭安身立命的根本行業,因此政府在談判過程中絕不會將其當作讓步籌碼。他強調,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犧牲任何一行業都將動搖社會穩定,而政府的責任就是確保每一個產業都能在合理條件下存續與成長。

為回應產業界關注的對策,賴清德說明政府目前將採取五大策略,包括積極爭取降低關稅、組成專責談判團隊;落實行政院提出的支持與補助計畫;規劃台灣中長期經濟發展路徑;加強對美國的投資與市場佈局;以及與行政院及相關部會下鄉傾聽民意、滾動式修正應對方案。他強調,這不僅是短期救急,更是以挑戰為契機的轉型升級。

會中賴清德特別提及農業部水試所近期育成土魠魚人工種魚的技術突破。他指出,土魠魚為高經濟價值魚種,在歐美市場頗具潛力,若養殖成功並量產,將為台灣養殖產業增加新利基。賴總統並以台灣鯛為例指出,疫情前台灣鯛在美國市場市佔率約五、六成,疫情後在政府推動與業者努力下,已提高至八成。他鼓勵業者「把困難、挑戰當作機會」,相信此次關稅危機同樣能化為轉機。

嘉義縣長翁章梁補充說明,面對美中關稅局勢,台灣鯛在美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目前中國所面臨的關稅壓力高於台灣,從長遠來看反而可能轉為台灣優勢,但短期內恐引發市場恐慌,價格波動需特別關注。他也呼籲政府持續監控市場反應,避免加工業者壓低魚貨收購價。

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執行長侯彥隆則反映基層漁民的疑慮,指出當前正值放養季節,面對國際貿易變局,許多漁戶有所遲疑。他建議政府協助推動契作保價、強化魚種疫病防治與行銷國際的支持措施,建立穩定的出口制度與內銷保障。

賴清德最後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打拚、團結一致。他表示,如同過去台灣克服COVID-19的考驗一般,這次也將靠政府與產業攜手度過。他強調:「不因眼前的困難而失志,把困難、挑戰當成機會,讓我們更好、更勇。」政府將以實際行動,展現與人民同在、挺產業、護基層的決心。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