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英特爾部分AI晶片須許可證 才能銷往中國

2025-04-17 10:02:21   473

美國持續加強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出口限制,繼輝達(Nvidia)之後,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也傳出已通知中國客戶,未來銷售部分先進人工智慧(AI)處理器時,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許可。

美國持續加強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出口限制,繼輝達(Nvidia)之後,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也傳出已通知中國客戶,未來銷售部分先進人工智慧(AI)處理器時,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許可。此舉顯示,華府對中科技封鎖進一步升級,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恐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6日報導,該報檢視了英特爾公司寄給中國客戶的郵件內容,並引述知情人士指出,英特爾已在上週通知中國客戶,自即日起部分先進AI處理器將需申請出口許可後方可銷售。

這項新措施延續美國政府自2022年以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持續打壓政策,並與近期針對輝達(Nvidia)H20晶片的出口管制相呼應。根據輝達方面的說法,H20晶片被禁止出口中國將使公司面臨可觀損失,並可能衝擊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部署與客戶關係。

英特爾此舉被視為配合美國商務部日益嚴格的出口審查制度,也顯示出華府在遏止中國取得尖端運算能力上的堅定態度。分析認為,美國的戰略考量在於防止中國透過進口美國晶片與設備,進一步發展軍事AI應用與高階半導體製程能力。

除美國企業外,其他關鍵半導體供應國也受到影響。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福克(Christophe Fouquet)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下的關稅與出口限制,已顯著增加了整體宏觀經濟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並對全球晶片產業的投資與規劃產生負面影響。

外界普遍認為,此次英特爾通知中國客戶的行動,是華府推動美中科技「脫鉤」政策的延續。在美中地緣政治對抗持續升溫的背景下,先進AI晶片的出口管控被視為技術封鎖的核心戰略之一。

有分析指出,美方此舉或將促使中國加速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自行研發AI晶片,以降低對美系技術的依賴;但短期內對中國企業的技術進步與產品布局,可能造成明顯阻礙。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