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擬打造AI基礎設 劉鏡清:台美發展會鎖更緊

2025-04-16 14:57:38   505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此舉不僅不會導致產業技術流失,反而展現出台美供應鏈的高度整合,對台灣而言是一項可掌握的「巨大商機」。

針對人工智慧(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宣布將與台積電等企業攜手,在未來4年於美國建構總值高達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的AI基礎設施,台灣政界與產業界反應熱烈。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此舉不僅不會導致產業技術流失,反而展現出台美供應鏈的高度整合,對台灣而言是一項可掌握的「巨大商機」。

輝達此項超大規模投資計畫涵蓋與台積電、鴻海、緯創等台灣主要企業的合作,預計在亞利桑那州與德州建立AI晶片製造與超級電腦生產據點,並於未來12至15個月內啟動量產。此舉被視為輝達因應美國新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變化下的全球布局策略,同時也加深台灣在全球AI與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

不過,面對台積電與台灣供應鏈企業大舉赴美投資,國民黨立委謝衣鳳與楊瓊瓔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質詢時皆表達憂心,擔憂此舉將加劇半導體供應鏈向美國集中,進而影響台灣的技術自主與產業根基。

對此,劉鏡清強調,「產業是跟著商機走」,輝達選擇與台灣廠商合作,正說明台美供應鏈緊密結合,台灣產業仍居關鍵地位。他指出,台灣擁有40年全球化經驗,企業擁有獨到技術保護機制,不會因地理轉移而導致技術流失。他並表示,輝達的技術核心仍掌握在其總部,對台灣供應鏈而言,這是鎖得更緊、發展更深的契機。

經濟部長郭智輝亦出席會議表示,目前台美科技產業高度配合,未來供應鏈的全球移動是趨勢,經濟部下轄的投審會將把關技術輸出與關鍵產業利益,確保不會對我國核心技術造成風險。

除AI晶片外,國發會也提出發展多元「護國神山」的產業策略。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質詢時詢問是否已有相關規劃。劉鏡清回應指出,除了半導體之外,AI、ICT(資通訊)產業、矽光子、機器人產業等也都具備高度潛力與國際競爭力。國發會將持續評估產業動能,並擴大支持具有全球市佔潛力的戰略產業。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