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解散國會 預定5月3日舉行大選

2025-04-15 17:53:04   661

新加坡總統尚達曼15日宣布解散國會,標誌著2025年全國大選正式啟動。

新加坡總統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15日宣布解散國會,標誌著2025年全國大選正式啟動。選舉提名日訂於4月23日,投票日則將於5月3日舉行,這不僅是總理黃循財(Lawrence Wong)上任以來的首次全國選舉,更是人民行動黨(PAP)自完成第四代領導交接後,首次在黃循財領導下出征。

52歲的黃循財於2024年接替李顯龍(Lee Hsien Loong)出任總理與行動黨秘書長,是第四代領導班底中的核心人物。此次選舉將是對其領導能力和民意基礎的首次重大考驗,儘管行動黨自1965年建國以來幾乎在歷次大選中穩居主導地位,但隨著反對黨聲勢增強與經濟挑戰升高,這場選舉仍備受矚目。

行動黨在2020年雖維持執政地位,但得票率創下歷史新低,僅獲得約61.2%的選票,並失去10個國會席位給主要反對黨如工人黨(Workers' Party)與前進黨(Progress Singapore Party)。此次選舉,外界將密切觀察執政黨是否能逆轉頹勢,或反對勢力是否進一步擴張。

根據最新選制,本次大選將選出97名國會議員,比上屆增加4席。全國劃分為33個選區,包括15個單選區與18個集選區(其中8個為4人集選區、10個為5人集選區)。集選區制度設計目的在於保障國會有少數族裔代表,有助於反映新加坡多元族群社會的結構。今年的選民人數也比2020年增加逾10萬人,選區重新劃分後的選情變數隨之上升。

此次選舉舉行之際,正值新加坡面對嚴峻的經濟前景與國際不確定性壓力。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對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多國實施10%的對等關稅,對這個貿易高度依賴的亞洲金融中心形成直接衝擊。新加坡當局已下修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由原本的1%至3%,降為0%至2%。

面對外部挑戰,黃循財呼籲國人團結一致,共同應對難局。他指出,新加坡在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與新冠疫情中皆能平穩過關,主要仰賴國人凝聚力與政府應變能力。李顯龍日前也公開表達支持,強調新加坡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只要社會保持團結。

為因應選情與鞏固基層支持,黃循財於今年2月公布一份被外界稱為「全面選舉預算」的財政方案,主打強化社會福利與民生補助,包括年長者津貼、低收入家庭援助與醫療資源分配等,旨在爭取中下階層選民的支持。此舉亦被視為其個人政策風格的首次完整展現,對於建立其領導形象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工人黨與前進黨也早已開始選戰準備,持續在東部與西部社區深耕經營,積極走訪選民、布局選區,力圖擴大在國會的影響力。分析指出,若反對陣營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