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肉毒桿菌中毒 網購美容針惹禍 40歲女插管進加護

2025-04-15 17:44:30
896
今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個案,一名北部40多歲女性自行透過網路購買美容用肉毒桿菌毒素,由賣家到府施打,3日後出現吞嚥困難、肌肉無力等中毒症狀,緊急送醫並插管使用呼吸器。該名個案隨後自費22萬6480元申請抗毒素治療後病況好轉,已拔管轉入一般病房,但仍住院治療中。
今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個案,一名北部40多歲女性自行透過網路購買美容用肉毒桿菌毒素,由賣家到府施打,3日後出現吞嚥困難、肌肉無力等中毒症狀,緊急送醫並插管使用呼吸器。該名個案隨後自費22萬6480元申請抗毒素治療後病況好轉,已拔管轉入一般病房,但仍住院治療中。
根據疾病管制署15日發布的疫情通報,該女性於3月下旬透過網路平台購買未經核准的美容針,並接受賣家到府注射於額頭與臉頰。3日後即陸續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全身無力等症狀,最終因呼吸困難送醫插管,初步研判為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雖然血清與糞便檢驗皆為陰性,但依據臨床症狀與流行病學關聯,研判為「極可能病例」。
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這類個案並不常見,但後果卻相當嚴重。自2019年以來,國內已累計通報8起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案件,皆與非法醫美注射行為有關。副署長羅一鈞強調,一般合法醫療用途下的肉毒桿菌毒素劑量遠低於中毒劑量,理論上不應導致中毒;惟若藥品來源不明、品質無法確認,則中毒風險大幅提升。
此外,該名患者發病後第4日就醫、第6日進入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所幸經抗毒素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
肉毒桿菌中毒屬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除常見的食因型感染外,還包括嬰兒型、創傷型及其他型,後者即包含醫美注射所引發的醫源性感染。
根據疾管署說明,醫源性中毒發病時間不一,可能自注射後數小時至數週內出現,典型症狀包括吞嚥困難、複視、肌肉無力、講話與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導致呼吸衰竭及死亡。
目前台灣並無獲准上市的肉毒桿菌抗毒素藥品,僅能透過專案進口,價格昂貴且數量有限。羅一鈞說明,成人治療劑量為每人1瓶,現行庫存僅剩4人份,預計今年再採購12瓶。自費使用價格依進口批次而異,本案抗毒素費用為22萬6480元。疾管署允許國人及外籍人士申請使用抗毒素,但人為施打(如醫美用途)需自費負擔。
針對該非法賣家與注射行為,地方衛生局與食藥署已展開調查。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若藥品屬未經核准擅自輸入之禁藥,違反《藥事法》第82條,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最高1億元罰金;如明知為禁藥仍販售,則依第83條,最高可處7年徒刑與5千萬元罰金。
羅一鈞提醒民眾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也不要接受未具合格執業資格者進行任何醫療行為。地下醫美無法保證安全,一旦發生併發症,後果恐無法挽回。
疾管署呼籲,民眾在接受任何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前,務必確認施打者為合格醫事人員,且施打地點為合法立案醫療機構,同時查明產品是否具有藥品許可證字號。合格醫師亦應事前告知可能風險與處理方式,協助消費者做出安全選擇。為增進民眾了解相關資訊,疾管署提供「肉毒桿菌中毒Q&A」專頁(https://www.cdc.gov.tw)與1922防疫專線諮詢服務。政府也將持續強化藥品流通管制與非法醫美查緝,從源頭防堵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圖片來源:中央社】
根據疾病管制署15日發布的疫情通報,該女性於3月下旬透過網路平台購買未經核准的美容針,並接受賣家到府注射於額頭與臉頰。3日後即陸續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全身無力等症狀,最終因呼吸困難送醫插管,初步研判為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雖然血清與糞便檢驗皆為陰性,但依據臨床症狀與流行病學關聯,研判為「極可能病例」。
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這類個案並不常見,但後果卻相當嚴重。自2019年以來,國內已累計通報8起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案件,皆與非法醫美注射行為有關。副署長羅一鈞強調,一般合法醫療用途下的肉毒桿菌毒素劑量遠低於中毒劑量,理論上不應導致中毒;惟若藥品來源不明、品質無法確認,則中毒風險大幅提升。
此外,該名患者發病後第4日就醫、第6日進入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所幸經抗毒素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
肉毒桿菌中毒屬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除常見的食因型感染外,還包括嬰兒型、創傷型及其他型,後者即包含醫美注射所引發的醫源性感染。
根據疾管署說明,醫源性中毒發病時間不一,可能自注射後數小時至數週內出現,典型症狀包括吞嚥困難、複視、肌肉無力、講話與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導致呼吸衰竭及死亡。
目前台灣並無獲准上市的肉毒桿菌抗毒素藥品,僅能透過專案進口,價格昂貴且數量有限。羅一鈞說明,成人治療劑量為每人1瓶,現行庫存僅剩4人份,預計今年再採購12瓶。自費使用價格依進口批次而異,本案抗毒素費用為22萬6480元。疾管署允許國人及外籍人士申請使用抗毒素,但人為施打(如醫美用途)需自費負擔。
針對該非法賣家與注射行為,地方衛生局與食藥署已展開調查。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若藥品屬未經核准擅自輸入之禁藥,違反《藥事法》第82條,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最高1億元罰金;如明知為禁藥仍販售,則依第83條,最高可處7年徒刑與5千萬元罰金。
羅一鈞提醒民眾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也不要接受未具合格執業資格者進行任何醫療行為。地下醫美無法保證安全,一旦發生併發症,後果恐無法挽回。
疾管署呼籲,民眾在接受任何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前,務必確認施打者為合格醫事人員,且施打地點為合法立案醫療機構,同時查明產品是否具有藥品許可證字號。合格醫師亦應事前告知可能風險與處理方式,協助消費者做出安全選擇。為增進民眾了解相關資訊,疾管署提供「肉毒桿菌中毒Q&A」專頁(https://www.cdc.gov.tw)與1922防疫專線諮詢服務。政府也將持續強化藥品流通管制與非法醫美查緝,從源頭防堵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