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污染影響 全台空氣品質多亮橘燈、金門一度紅警

2025-04-15 15:46:25
627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顯示,今天受東北風挾帶境外污染物影響,截至下午1時許,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及馬祖、澎湖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等級,金門上午更一度達紅色警示等級。
隨著東北風增強並挾帶大陸境外污染物來襲,近來空氣品質急遽惡化,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今(15)日顯示,全台多地空品達「橘色提醒」等級,金門地區更在上午一度達「紅色警示」水準,對全體民眾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專家指出,此波污染主因為來自中國華北地區的沙塵暴,污染物以粗顆粒懸浮微粒(PM10)為主,預計此一污染狀況將持續至週四(17日),呼籲民眾減少戶外活動、注意防護。
根據環境部說明,受東北風帶來境外污染物影響,截至今日下午1時,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以及馬祖與澎湖地區皆達到「橘色提醒」等級,對敏感族群健康有不良影響。而金門地區則一度亮起「紅色警示」,表示空氣品質對所有族群皆不健康,建議避免戶外活動。
環境部指出,今早西半部風速較弱,造成污染物易於累積,加上午後光化作用強,導致臭氧濃度上升。氣象局同步觀測顯示,污染主要源於大陸華北地區所發生的強烈沙塵暴,透過東北季風影響台灣,形成本波空氣品質惡化事件。
前中央氣象署署長鄭明典表示,這波境外污染事件的主要懸浮微粒為PM10(粗顆粒),並非常見的PM2.5。這種顆粒物直徑較大,沉降速度快,導致落塵量明顯上升。他提醒民眾近期應避免在戶外曬衣物,以免衣物沾染灰塵。
胸腔內科醫師何建輝也指出,PM10污染可能導致呼吸道不適,尤其是對患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敏感族群,建議在空品不佳期間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時應配戴口罩,並密切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對於兒童、老人等高風險族群,則更應提高警覺,避免在高污染時段外出或進行劇烈活動。
環境部預測,16日至17日,全台多地空品仍將維持在「橘色提醒」等級,僅宜蘭、花蓮地區可能保持在「普通」水準。直到18日(週五),空氣品質才有望明顯改善,回到「普通」或「良好」等級。
面對空氣污染來襲,環保單位建議民眾留意空品指數變化,可透過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掌握即時資訊,並根據健康狀況調整活動計畫,尤其注意幼童、長者及慢性病患之防護。
•敏感族群:減少戶外活動,外出配戴口罩。
•一般民眾:避免長時間在戶外劇烈活動,減少吸入污染物機會。
•生活習慣:避免室外曬衣物,防止PM10附著,增加過敏風險。
•關注動態:每日關心空品預報,採取必要保護措施。
【圖片來源:翻攝自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
根據環境部說明,受東北風帶來境外污染物影響,截至今日下午1時,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以及馬祖與澎湖地區皆達到「橘色提醒」等級,對敏感族群健康有不良影響。而金門地區則一度亮起「紅色警示」,表示空氣品質對所有族群皆不健康,建議避免戶外活動。
環境部指出,今早西半部風速較弱,造成污染物易於累積,加上午後光化作用強,導致臭氧濃度上升。氣象局同步觀測顯示,污染主要源於大陸華北地區所發生的強烈沙塵暴,透過東北季風影響台灣,形成本波空氣品質惡化事件。
前中央氣象署署長鄭明典表示,這波境外污染事件的主要懸浮微粒為PM10(粗顆粒),並非常見的PM2.5。這種顆粒物直徑較大,沉降速度快,導致落塵量明顯上升。他提醒民眾近期應避免在戶外曬衣物,以免衣物沾染灰塵。
胸腔內科醫師何建輝也指出,PM10污染可能導致呼吸道不適,尤其是對患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敏感族群,建議在空品不佳期間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時應配戴口罩,並密切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對於兒童、老人等高風險族群,則更應提高警覺,避免在高污染時段外出或進行劇烈活動。
環境部預測,16日至17日,全台多地空品仍將維持在「橘色提醒」等級,僅宜蘭、花蓮地區可能保持在「普通」水準。直到18日(週五),空氣品質才有望明顯改善,回到「普通」或「良好」等級。
面對空氣污染來襲,環保單位建議民眾留意空品指數變化,可透過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掌握即時資訊,並根據健康狀況調整活動計畫,尤其注意幼童、長者及慢性病患之防護。
•敏感族群:減少戶外活動,外出配戴口罩。
•一般民眾:避免長時間在戶外劇烈活動,減少吸入污染物機會。
•生活習慣:避免室外曬衣物,防止PM10附著,增加過敏風險。
•關注動態:每日關心空品預報,採取必要保護措施。
【圖片來源:翻攝自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