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對罷免坐以待斃 吳子嘉:民進黨很可能在國會過半

2025-04-15 12:18:48   851

全台「大罷免」行動進入第二階段,藍綠攻防白熱化。中選會統計,目前藍營有35席立委進入第二階段連署,綠營則有15席。《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受訪指出,國民黨可能有20至25席將跨過門檻,民進黨只要成功罷免6席,就可能在國會過半,這場罷免戰將成為左右2026與2028選局的決勝關鍵。

全台「大罷免」行動進入第二階段,藍綠攻防白熱化。中選會統計,目前藍營有35席立委進入第二階段連署,綠營則有15席。《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受訪指出,國民黨可能有20至25席將跨過門檻,民進黨只要成功罷免6席,就可能在國會過半,這場罷免戰將成為左右2026與2028選局的決勝關鍵。

吳子嘉指出,民進黨此次目標清晰且多管齊下,將罷免戰視為重奪國會主導權的關鍵行動。綠營主攻對象為位於都會區的藍營立委,並鎖定20至40歲年輕選民族群,透過空戰主導議題方向,放大「台獨」、「抗中保台」與國家主權論述,加上政府資源與媒體操作優勢,形成高密度政治宣傳環境。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表示,查對連署書時只要發現疑似偽造,依法即會告發,不分黨派、不予差別待遇。目前全台已移送39案,另有2案資料尚在整理中。包括「罷吳四騎士」所涉的偽造文書案已由台北地檢署偵辦,進一步引發藍營對「政治辦案」的強烈質疑。

內政部長劉世芳日前公開表示,台灣應建立「台灣共和國」,引發輿論熱議。吳子嘉認為,這正反映民進黨的核心策略即為推動意識形態主導的「台獨化路線」。他警告,這波罷免行動實質上已成為「中華民國」與「台灣共和國」之間的生存鬥爭,民進黨正藉罷免行動強化其國族論述。

相較之下,國民黨的應對則顯得極為被動。吳子嘉批評,藍營在罷免議題上未能有效統一戰略與節奏,各立委各自為政,議題論述分散。他指出,國民黨面對民進黨高政治張力的訴求束手無策,反退位為民生訴求,導致動員無力。例如羅智強談貸款籌措罷免經費、王鴻薇專注於民生議題,無法與民進黨的「抗中保台」形成有效對抗。

他直言,國民黨不僅缺乏對敵情的戰略認識,也缺少可以凝聚戰力的領導核心,從黨中央到地方黨部均顯得士氣渙散。他警告:「這場戰爭是關於中華民國的存亡,而國民黨還在談地方建設與貸款問題,怎麼打?」

另一方面,國際局勢也對大罷免產生放大效應。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宣布,未來將對半導體、藥品、ICT產品等進口項目祭出新一輪高額關稅,並由美國商務部展開國安調查。吳子嘉指出,這一波貿易戰回潮提供賴清德更大的戰略掩護,使其可以名正言順操作「抗中」、「台獨」路線,並與美國進行「政治交換」默契。

他認為,賴清德與川普之間可能形成「魔鬼交易」,為了獲取美方支持台獨主張,可能不惜讓利、掏空台灣。例如未來美方若要求承諾不拒絕美債、開放某些政策合作,台灣恐淪為談判籌碼。「川普要五毛,賴清德可能給一塊,這才是最可怕的事。」

吳子嘉進一步表示,民進黨內部也開始感受到權力過度集中於賴清德之手的壓力。蔡英文近期兩次公開露面—一次與蘇貞昌夫婦登山、另一次參與李登輝掃墓,都被視為對賴清德釋放「領導不確定」訊號。民進黨內部正觀望罷免結果,若賴無法成功奪下6席,黨內反撲將隨之而至。

吳子嘉強調,這場大罷免已不是單純的選舉技術戰,而是關乎台灣主權定位方向的根本對抗。民進黨的核心戰略是推動「事實台獨」,透過國會優勢推進制度轉型,讓台美關係深化、兩岸關係惡化,最終形成不可逆的國家認同重組。

他指出,如果民進黨贏得此次罷免並國會過半,2026地方選舉與2028總統大選幾乎可以提前宣判結局。但反之,若罷免失利,賴清德不僅將失去政治威望,也將在黨內面臨激烈挑戰,甚至可能無法完成任期或被迫改變路線。

他強調,這場大罷免不僅是政黨對決,更是「中華民國」與「台灣共和國」之間的制度選擇;是台灣在美中對抗下走向和平或戰爭的歷史轉折點。「這是生死之戰,國民黨若再怯戰,將萬劫不復。」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