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僅短期豁免 川普:中國晶片將面臨國安調查
(1).jpg)
2025-04-14 18:00:32
1635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強硬表態,將針對中國半導體及電子產品供應鏈展開「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即便此前宣布部分產品關稅豁免,仍堅稱相關舉措僅屬技術性分類,非真正讓中國科技產品逃避制裁。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強硬表態,將針對中國半導體及電子產品供應鏈展開「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即便此前宣布部分產品關稅豁免,仍堅稱相關舉措僅屬技術性分類,非真正讓中國科技產品逃避制裁。美中關稅戰火重燃,不僅引發華爾街劇烈動盪,也使全球供應鏈前景再度籠罩不確定性。
美國政府11日公布對等關稅更新指引,將智慧型手機、筆電、半導體晶片和平面顯示器等共20類產品暫列為關稅豁免清單。此舉一度被科技業視為利多,包括蘋果(Apple)、戴爾(Dell)與輝達(NVIDIA)等仰賴中國供應鏈的企業受到鼓舞。
然而,川普13日在自家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連番發文澄清,所謂豁免只是將相關產品歸入「不同的關稅類別」,並未真正撤銷20%的基本關稅。他強調:「沒有人可以脫身,尤其是目前對美國最惡劣的中國。」川普重申,電子產品將納入即將啟動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並點名半導體與整體電子供應鏈為首要檢討對象。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在同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雖然部分產品暫時未列入對等關稅機制,但政府正籌劃對中國科技產品加徵「專項關稅」及「產業關稅」,主要針對半導體、智慧手機、筆電及藥品等領域。此批新稅將與原有的對等關稅系統(目前對中國商品徵收125%)並行,預計將在1至2個月內上路。
盧特尼克指出,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確保關鍵科技產品回流美國生產」,並強調相關產業屬國安層級,必須控制在本土供應鏈之內。他在接受ABC節目《本週》訪問時直言:「我們需要晶片、顯示器,這些東西應該在美國製造。」
川普自4月初宣布關稅措施以來,接連修改實施細節,引發市場混亂。標準普爾500指數自川普1月20日上任以來已重挫逾10%,為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大波動。資深市場策略師亨里奇(Sven Henrich)批評白宮政策反覆無常,「美國企業在這種局勢下根本無法規劃或投資。」
同時,中國方面也迅速反擊。北京已於11日將對美進口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提高至125%。中國商務部則回應,美方所謂的豁免僅是「一小步」,並強烈敦促華府應「全面撤除不合理關稅措施」。
中國並表示,正密切評估美方對科技產品暫時排除關稅所帶來的實際效應,不排除進一步反制措施。
川普政府表示仍願意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進行貿易談判,但目前不清楚其具體接受的條件為何。川普長期以來主張,貿易逆差是他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所致,須透過關稅政策加以修正。
不過,有分析指出,川普本輪針對中國的「國安型」關稅布局,可能導致全球科技供應鏈重新洗牌,特別是台灣、韓國與東南亞等地的電子產業將首當其衝,面臨轉單壓力與關稅成本提升雙重挑戰。
隨著對中關稅升高與國安審查持續擴大,全球市場與產業鏈勢必面對新一輪動盪與調整,美中貿易戰亦恐由經濟領域進一步升級至政治與國安層面。
【圖片為資料照,翻攝自facebook.com/DonaldTrump】
美國政府11日公布對等關稅更新指引,將智慧型手機、筆電、半導體晶片和平面顯示器等共20類產品暫列為關稅豁免清單。此舉一度被科技業視為利多,包括蘋果(Apple)、戴爾(Dell)與輝達(NVIDIA)等仰賴中國供應鏈的企業受到鼓舞。
然而,川普13日在自家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連番發文澄清,所謂豁免只是將相關產品歸入「不同的關稅類別」,並未真正撤銷20%的基本關稅。他強調:「沒有人可以脫身,尤其是目前對美國最惡劣的中國。」川普重申,電子產品將納入即將啟動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並點名半導體與整體電子供應鏈為首要檢討對象。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在同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雖然部分產品暫時未列入對等關稅機制,但政府正籌劃對中國科技產品加徵「專項關稅」及「產業關稅」,主要針對半導體、智慧手機、筆電及藥品等領域。此批新稅將與原有的對等關稅系統(目前對中國商品徵收125%)並行,預計將在1至2個月內上路。
盧特尼克指出,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確保關鍵科技產品回流美國生產」,並強調相關產業屬國安層級,必須控制在本土供應鏈之內。他在接受ABC節目《本週》訪問時直言:「我們需要晶片、顯示器,這些東西應該在美國製造。」
川普自4月初宣布關稅措施以來,接連修改實施細節,引發市場混亂。標準普爾500指數自川普1月20日上任以來已重挫逾10%,為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大波動。資深市場策略師亨里奇(Sven Henrich)批評白宮政策反覆無常,「美國企業在這種局勢下根本無法規劃或投資。」
同時,中國方面也迅速反擊。北京已於11日將對美進口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提高至125%。中國商務部則回應,美方所謂的豁免僅是「一小步」,並強烈敦促華府應「全面撤除不合理關稅措施」。
中國並表示,正密切評估美方對科技產品暫時排除關稅所帶來的實際效應,不排除進一步反制措施。
川普政府表示仍願意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進行貿易談判,但目前不清楚其具體接受的條件為何。川普長期以來主張,貿易逆差是他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所致,須透過關稅政策加以修正。
不過,有分析指出,川普本輪針對中國的「國安型」關稅布局,可能導致全球科技供應鏈重新洗牌,特別是台灣、韓國與東南亞等地的電子產業將首當其衝,面臨轉單壓力與關稅成本提升雙重挑戰。
隨著對中關稅升高與國安審查持續擴大,全球市場與產業鏈勢必面對新一輪動盪與調整,美中貿易戰亦恐由經濟領域進一步升級至政治與國安層面。
【圖片為資料照,翻攝自facebook.com/DonaldTrump】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