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恐衝擊勞動市場 洪申翰:機械等產業勞工高風險

2025-04-09 16:05:36   384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影響就業市場,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預估出口製造業受影響最大,包含機械、汽車零組件、水五金等產業勞工,也將提出因應關稅的補助方案。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祭出32%對等關稅政策即日起生效,對台灣出口導向的製造業帶來巨大壓力。勞動部長洪申翰9日於立法院表示,初步預估機械、汽車零組件、水五金、塑膠、石化等傳統產業恐首當其衝,勞動部已啟動應對機制,規劃以新台幣150億元就業安定基金為基礎,推出補助及支援措施,力圖穩定勞動市場、避免大量失業潮。

洪申翰指出,根據目前掌握資訊,受影響產業主要集中在出口製造業,包括機械、汽車零組件、塑膠、橡膠、石化、水五金、螺絲螺帽、電線電纜等。這些產業的勞工為首波高風險對象,勞動部已展開跨部會聯繫,並啟動評估機制以掌握各產業實際衝擊狀況。

他進一步說明,勞動部已啟動僱用安定措施,一旦企業符合減班休息的警戒條件,並經僱用安定計畫諮詢會同意後,可提供最高長達12個月的薪資差額補貼,藉此減少資遣與無薪假風險。此外,洪申翰也透露,最快下週即將召開相關會議,針對實際受影響產業啟動對應方案。

除了現有補助機制外,洪申翰指出,勞動部也正規劃擴大版的「充電再出發計畫」,擴大訓練與轉職補助的對象與項目,並建立「衝擊回報機制」,使企業與業者得以及時反映經營困境,政府據此靈活調整政策工具。他也強調,勞動部將嚴防企業藉由「關稅衝擊」為由濫用裁員或無薪假制度,維護勞工基本權益。

目前總體預算規模暫訂為150億元,由就業安定基金與就業保險基金支應,洪申翰坦言,這筆經費規模雖遠低於新冠疫情期間的706億元支出,但強調將「因地制宜、精準規劃」,若實際衝擊擴大,也不排除加碼因應。

針對立委關切是否重啟疫情期間曾實施的勞工紓困貸款,洪申翰表示,當前政策重點將放在減班休息與職訓補貼等既有工具,紓困貸款則屬疫情中後期的配套政策,目前尚在盤點可能上路的時機與必要性。

立法院內對勞動部規劃整體方向大致表示肯定,包含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與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均指出,關鍵在於「儘速掌握產業受創情形」,並呼籲勞動部積極向立院爭取預算、彈性調整政策工具。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則提醒,這次衝擊恐不亞於2008年金融海嘯,政府不宜輕忽,應加速推動與美方談判、建立長期穩就業機制。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