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嘯來了,大罷免還玩得下去嗎?

2025-04-07 17:35:53   3746

感謝川普的大民粹,擊碎了台灣的民粹氛圍,當頭一盆冷水澆熄了大罷免的狂熱,讓台灣社會不得不冷靜思考國家的未來。舉國思考如何提高競爭力面對川普,總比只有內耗的大罷免有意義多了。

單厚之/評論

川普關稅海嘯席捲全球,賴清德政府的應對毫無章法、進退失據,從行政院長卓榮泰的「安心睡」到賴清德的「至少我們還有音樂」、副總統蕭美琴的「潤餅餡」,無一不引來網民的痛罵。賴清德公布了零關稅、擴大對美投資的「五策略」,卓榮泰邀集朝野黨團共商國是,但民進黨上下對大罷免就是隻字不提。

罷免團體在清明連假繼續衝罷免,宣稱已經有8名藍委連署衝過目標的50%;曹興誠則高喊「關稅高干你什麼事?」「關稅有時間解決、罷免只有一次機會」,但當關稅海嘯撲天蓋地而來,大罷免真的還能繼續嗎?
在4月3日之前,絕大多數人應該都認為台灣今年只有大罷免一個議題,罷免一路搞到8月,補選完大概10月或11月,今年注定一整年都是政治動盪。《美麗島電子報》上週公布的「2023年3月國政民調」,賴清德、卓榮泰的滿意度都創下就任以來新高,藍營被打得潰不成軍,泛綠的G7~G9合計達48.5%、接近5成,這是前所未見的數字。大罷免的前景一片看好,差別只是民進黨能贏多少而已,沒想到,川普的對等關稅打破了這一切。

民進黨的策略一直是把大罷免打成全國性選戰,和大選一樣拉高到國家認同的層次,以「抗中保台」和在野黨對決。所有的議題都必須要導向「抗中保台」、不斷地拉高兩岸、藍綠對立的氛圍,就連「疑美」都是罪大惡極、都是不愛台灣。也是因為對美國有高度的信心,卓榮泰才會在對等關稅公布的前一天,告訴國人可以「安心睡」。

結果一如中共不在乎國民黨的死活,在大罷免如火如荼之際,連續兩天舉辦軍演,為大罷免加油添薪;川普也一樣不在乎民進黨的勝負,32%的關稅,打破了台灣人對美國的所有想像,證明「疑美論」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就連一向強調挺台灣的AIT也忽然噤聲。賴清德刻意經營的「Team Taiwan」未來不知道還能否繼續使用,台灣人基於「美台友好」而建立的民族自信也被打到谷底。

長期以來,國家認同就是台灣最高層次的議題,沒有任何議題能夠超越,所以國民黨在大罷免被壓著打,也找不到任何能抗衡的議題和機會。結果川普的關稅大海嘯,引發全球的危機、對台灣立即而明顯的衝擊,一下子超越了長遠的統獨論戰。

民進黨長期以來的「亡國感」提款機是政治上的、情感上的,川普的關稅戰卻是實實在在的從每個國民的口袋裡掏錢。股市大跌2065點,平均每個股民損失50萬,接下來還有出口、就業、經濟成長、匯率、通膨一連串的問題在後面等著。過去的「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是溫水煮青蛙,多數人未必有立即的損失,而川普帶來的危機又兇又急,全球少有人能置身事外。哪個議題比較重要、影響大,一目瞭然。

一夕之間,台灣最大的威脅,就從習近平、天天繞台的解放軍,變成了川普集團。全球反川力量赫然以唯一敢和川普打關稅戰的中國為首,暗暗期待中國能逼川普退讓、至少也要收斂幾分,其他國家才有機會搭順風車,降低經濟的衝擊。

清明連假前,朝野還為國民黨提出的兩個公投案相持不下,民進黨占據議場主席台4天,院會空轉兩週、總質詢也因此停擺。今天卓榮泰邀請朝野黨團到政院共商國是後,民進黨就該傷腦筋明天還要不要繼續佔領主席台、要不要撤掉議場的「裝置藝術」。

民進黨已經啟動上百場的「人民是頭家」宣講,卓榮泰拿著光劍、帶著閣員痛罵在野黨,接下來還要不要辦、要怎麼辦?此時再罵在野黨會得到噓聲還是掌聲?政院規劃因為關稅衝擊的880億元特別預算又要怎麼過?都成了民進黨難解卻無法迴避的問題。

台海是否發生戰爭是不確定時間的假設議題,川普的關稅戰卻已經打響,以何種方式、何時落幕都在未定之天,但絕對不會在短期內結束。今年台灣的政治主軸,已經從原本的「罷免年」變成「關稅年」,罷免再大也大不過人民荷包的損失、失業的陰影,以「抗中保台」贏得大罷免的戰略注定難以為繼。

賴政府錯估形勢,對川普毫無防備,如今也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手段;國民黨地方首長希望聯手對抗川普衝擊,也不過是盡人事。但面對如此大的危機,多數民眾必然不樂見政黨惡鬥,任何仍有惡鬥想法的政黨或政客,必然會遭民眾的厭棄。

賴清德和民進黨或許主觀上不願意放棄大罷免一片大好的局勢,但實務上卻必然難以為繼,如果主動宣布放棄罷免、尋求朝野合作,即便無法有效降低經濟的衝擊,也至少可以在民眾心中留個好印象,避免民意的反撲。若大罷免繼續下去卻失敗,賴清德這一任就徹底跛腳,連任也會非常困難。

而國民黨也不必見獵心喜,民進黨錯估形勢,也不代表國民黨就是對的,大罷免之所以會有之前的聲勢,國民黨也有相當大的責任。如果未來國民黨還是繼續為反對而反對、為堅持而堅持,一心只想要讓民進黨難堪、難做,只想罵民進黨出一口氣,民眾也同樣會厭倦。誰能在此時拿出大局觀,誰才能獲得民眾更多的認同,朝野都該好好思考、好好檢討。

感謝川普的大民粹,擊碎了台灣的民粹氛圍,當頭一盆冷水澆熄了大罷免的狂熱,讓台灣社會不得不冷靜思考國家的未來。舉國思考如何提高競爭力面對川普,總比只有內耗的大罷免有意義多了。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