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董事長:竭力扮演「物價消波塊」 續爭取兩筆千億補貼

2025-04-02 14:22:22   932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上週宣布電價不調整,台電董事長曾文生2日表示,台電近年作為抵擋通膨的「消波塊」,但消波塊也須補強,尤其基於用電成長與淨零目標,台電仍需持續投資,將繼續爭取兩筆千億補貼支持,以穩健財務體質。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2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針對日前電價審議會決議本次電價不調整一事,強調台電在通膨環境下,長年扮演穩定物價的「消波塊」角色,但也呼籲社會應理解該角色所承受的壓力與代價,並指出政府應持續撥補支持台電財務,強化其抵禦外部變數的能力。

曾文生指出,台電在2023年虧損達411億元,2024年若電價不調整,預估將虧損約500億元。雖然調價與國際燃料價格變動讓虧損規模略為縮小,但台電財務仍需健全,特別是為了因應用電成長、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目標,仍需持續投資。他強調,電力需求持續攀升,尤其在推動電氣化社會與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穩定供電與電力基礎建設不容忽視。

他以德國、日本、法國為例,指出這些國家近年在燃料價格大幅上升後,政府分別補貼高達5000至7000億元新台幣不等,以穩定電力系統和抑制電價波動,相較之下,台電目前爭取的兩筆千億撥補,其規模明顯較小,卻也顯示出台灣政府穩定物價的政策取向。他強調,台電作為全民資產,已在相對有限的資源下承擔龐大社會責任,但「消波塊也需要補強」,尤其在關稅、國際能源市場等變數增加的當下,政府更應發揮關鍵穩定作用。

針對外界質疑台電未調整電價是配合政治「大罷免」策略,曾文生強烈反駁此說法。他表示,電價審議會成員包括工總、商總、消基會等代表,是基於專業考量與物價波動的風險進行綜合評估,指稱其政治操作是對委員會的侮辱。他直言:「凡事從政黨角度看國政,工作要如何推動?」並認為,在多變的外部環境下,台灣人民選擇的政府必須展現穩定領導力。

此外,曾文生對於媒體以「報復性補漲」形容未來電價調整一說也提出駁斥,認為台電作為國營事業,電價審議制度公開透明,委員多為專業人士,不可能出於報復心理進行政策制定。他指出,未來電價調整應回歸基本審議原則,依據燃料價格、發電成本與使用者付費等原則作出合理判斷,而非情緒性操作。

台電目前淨值約2000億元,尚未出現資不抵債危機,但為了改善財務結構,台電也持續進行開源節流,包括參與民間都市更新案、銷售自建綠能案場的電力,盼在不調整電價的情況下,緩解虧損壓力。

曾文生重申,台電並非單一經濟體的營運單位,而是承擔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與能源轉型的重要角色,需結合政府政策與社會共識給予相應支持,才能確保電力系統穩健運作並持續朝永續發展邁進。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