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 賴清德:國艦國造不止步

2025-03-28 14:09:46   1039

海巡署28日舉辦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典禮,總統賴清德表示,政府預計打造6艘高緯度巡護船,盼明年達成首艘交船里程碑,推動國艦國造不會停下腳步,一定貫徹到底。

台灣海巡力量將再度升級。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與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台船)28日在高雄舉行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放龍骨」典禮,總統賴清德親自南下主持,強調推動國艦國造、國防自主的決心不變,並期許2025年能達成首艘交船的重大里程碑。

賴總統指出,該遠洋巡護船計畫源自前總統蔡英文任內,為打擊非法、不受規範的漁業活動,政府於四年前編列超過新台幣191億元,預定在10年內建造6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該計畫不僅是強化我國公海巡護與漁業執法的基礎,也彰顯台灣與國際接軌的積極行動。

首艘巡護船具備全新設計,採用油電複合式推進系統,每次航程可繞台灣30圈,顯著提升續航力與任務執行範圍。船體長度超過100公尺,最大船寬16.5公尺,滿載排水量達5000噸,配備水砲、高壓水槍,並升級搭載中科院研製的20機砲遙控砲塔,能執行海上戒護、驅離等任務。

後甲板平台採模組化設計,可依任務需求配置沿岸多功能艇、特勤突擊艇、無人機或救援物資,並具備拖帶海巡署現役4000噸艦艇的能力。不僅可支援離島如東沙、太平島物資油料運補,未來亦將承擔台美海巡聯合演訓任務,展現台灣海巡外交及印太海域合作能力。

賴總統強調,面對中共持續以灰色地帶戰術侵擾我國海疆,海巡人員無畏站在第一線守護主權。他也向立法院呼籲,朝野應不分黨派全力支持後續艦艇預算,讓台灣民主自由海疆防衛更上層樓。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則表示,此級新型巡護船將具備北太平洋巡護能力,可涵蓋台灣全部遠洋漁船作業範圍,也將大幅提升救難與執法能力。她強調,若去年即有此船服役,多艘因颱風擱淺貨輪的危機便能即時排除,顯示其戰略與實戰價值。

台船董事長黃正弘補充,目前在役巡護艦艇服役年限多已超過13年,建造新艦將逐年汰舊換新,預定首艘新型艦今年10月下水、明年8月交船,6艘建案如期如質進行中。

此外,賴總統亦表達對海軍潛艦「海鯤號」進度的關切。據悉,台船將自4月起展開海測作業,從淺至深、搭載魚雷系統等多階段測試,預計11月正式交船。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