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韌性演習4月起登場 內政部:強化軍民政整合運作
.jpg)
2025-03-27 18:20:03
421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27日於台南舉行首次實地演練,內政部長劉世芳在會中宣布,中央與地方將自4月起推動「2025城鎮韌性演習」,強調此次演習將完全不依賴國軍支援,並結合現有民安、萬安演習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演習,目的在強化我國於平時與戰時的社會應變能力與軍民政整合運作。
劉世芳指出,「2025城鎮韌性演習」的設計將參考國際最新經驗,以測試在極端狀況下,全社會自主應對重大災變與安全威脅的能力。她強調,與過往依賴國軍支援的演習模式不同,此次將以全民動員、自主應變為核心精神,並與7月即將展開的漢光演習形成相互呼應的關係,分工互補。
劉世芳具體說明,本次演習規劃分為四大主軸:
一、地方政府動員演練:自4月至6月,全台8個縣市將各自實施一天的「全民防衛動員」與「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演練,著重民間力量自主應變之能力建構。
二、三大直轄市專案演練:台北市、台中市與台南市將另行辦理一日專案演習,結合城市防衛與關鍵設施保護機制,驗證大型都市的危機應對機制。
三、分區異時演練:北、中、南、東及外離島將分區異步進行演習,模擬多點發生複合式災害與衝突狀況,提高全台域協同應變能力。
四、關鍵基礎設施演練:由國土辦主導,自4月至7月間選定11處重要設施(如能源、水資源、通訊、醫療等),實施全天候防護與應變演練。
此外,劉世芳也強調,2025年的國家防災日將納入大規模震災動員演練,預計於新北市與宜蘭縣進行實兵實地演練,演練方式將採用美國「國土安全演習與評估計畫」(HSEEP)標準,並以半預警、無腳本、不壓縮時序方式實施,模擬海嘯來襲後的大規模疏散、收容與後勤支援作業,共包含12項演練科目。
此次委員會亦強調資訊與認知防衛的重要性。劉世芳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反資訊戰與反認知作戰能力,規劃與Google等國際社群平台與主流媒體建立串流通報機制,並結合國際傳媒資源,以提升對灰色地帶威脅與敵對認知攻擊的防禦與反制能力。
劉世芳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練的最終目標,是驗證國內自有軍、民、政資源整合運作的效能,並提升地方政府在災害、戰爭或突發事件中的緊急應變量能。她強調:「唯有強化社會韌性與全民防衛意識,才能真正落實民主社會的安全穩定。」
本次會議亦由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賴總統表示,「和平不能靠幻想,安全要靠實力」,並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演練與應變規劃,以厚植台灣面對複合式挑戰的防衛能力。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
劉世芳指出,「2025城鎮韌性演習」的設計將參考國際最新經驗,以測試在極端狀況下,全社會自主應對重大災變與安全威脅的能力。她強調,與過往依賴國軍支援的演習模式不同,此次將以全民動員、自主應變為核心精神,並與7月即將展開的漢光演習形成相互呼應的關係,分工互補。
劉世芳具體說明,本次演習規劃分為四大主軸:
一、地方政府動員演練:自4月至6月,全台8個縣市將各自實施一天的「全民防衛動員」與「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演練,著重民間力量自主應變之能力建構。
二、三大直轄市專案演練:台北市、台中市與台南市將另行辦理一日專案演習,結合城市防衛與關鍵設施保護機制,驗證大型都市的危機應對機制。
三、分區異時演練:北、中、南、東及外離島將分區異步進行演習,模擬多點發生複合式災害與衝突狀況,提高全台域協同應變能力。
四、關鍵基礎設施演練:由國土辦主導,自4月至7月間選定11處重要設施(如能源、水資源、通訊、醫療等),實施全天候防護與應變演練。
此外,劉世芳也強調,2025年的國家防災日將納入大規模震災動員演練,預計於新北市與宜蘭縣進行實兵實地演練,演練方式將採用美國「國土安全演習與評估計畫」(HSEEP)標準,並以半預警、無腳本、不壓縮時序方式實施,模擬海嘯來襲後的大規模疏散、收容與後勤支援作業,共包含12項演練科目。
此次委員會亦強調資訊與認知防衛的重要性。劉世芳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反資訊戰與反認知作戰能力,規劃與Google等國際社群平台與主流媒體建立串流通報機制,並結合國際傳媒資源,以提升對灰色地帶威脅與敵對認知攻擊的防禦與反制能力。
劉世芳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練的最終目標,是驗證國內自有軍、民、政資源整合運作的效能,並提升地方政府在災害、戰爭或突發事件中的緊急應變量能。她強調:「唯有強化社會韌性與全民防衛意識,才能真正落實民主社會的安全穩定。」
本次會議亦由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賴總統表示,「和平不能靠幻想,安全要靠實力」,並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演練與應變規劃,以厚植台灣面對複合式挑戰的防衛能力。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