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氣候測驗點2跌1升 台經院:全球經濟下行風險續升

2025-03-25 13:51:31   807

台經院公布的2月三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為97.94點,終止連續三個月上揚;服務業為93.28點,月減2.48點,連續兩月下滑;營建業則逆勢上揚至102.46點,月增0.48點。

台經院25日發布2月景氣調查報告,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7.94點,月減0.01點,顯示景氣整體相對持平。但面對AI產業快速變化及潛在國際經濟風險,台經院提醒廠商須密切注意「AI平價化」趨勢,不應只著眼於少數大型供應鏈動向,忽略結構性市場轉變。同時,若4月電價調漲成真,可能推升台灣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突破2%,引發通膨壓力。

根據台經院公布的2月三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為97.94點,終止連續三個月上揚;服務業為93.28點,月減2.48點,連續兩月下滑;營建業則逆勢上揚至102.46點,月增0.48點。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台灣今年出口以美元計價前兩月年增幅達17%,優於多數主要經濟體,主因仍為資通訊產品熱銷,成品多銷往美國,零組件則出口至中國與東南亞。國內消費持穩、股市活絡,但汽車銷售仍需觀察,觀光產業則尚未復甦。

然而,孫明德警示,AI技術逐漸「平價化」,是產業發展中的潛在風險與轉機。現今已有新一代AI模型能在舊有晶片架構上發揮效能,可能壓縮高階伺服器市場的利潤結構。他形容:「如果500元的電子錶可以看時間,那消費者為何還要買50萬的瑞士錶?」暗示高階產品需求恐因性價比改變而受壓縮。

他進一步以IBM與Intel為例,說明企業若過度集中於現有優勢產品,忽視產業轉型與技術演進,可能導致競爭力下滑。他建議台灣廠商除密切關注自身供應鏈情況外,更應洞察整體趨勢走向,以避免重蹈過往科技巨頭轉型失利的覆轍。

針對全球經濟局勢,孫明德指出,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減弱,加上日本通膨未見緩解,多國央行仍處觀望階段。他也提及,美國將於4月初可能發布新的關稅措施,為全球供應鏈增添變數。

同時,美國財政部即將發布的匯率報告亦受關注。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指出,根據美方標準,台灣長期以來都符合三大指標中的兩項:對美貿易順差超過150億美元,以及經常帳順差占GDP超過3%。儘管央行總裁楊金龍與美方保持溝通,目前新台幣貶值主因為外資逢高出場導致的匯出潮,是否遭美方列入匯率操縱國仍具不確定性,尤其在「川普2.0」政策潛在回歸下,更須審慎應對。

針對電價議題,台經院也對物價影響進行預測。張建一表示,若4月電價如預期調漲,全年CPI可能突破2%,超出原先預估的1.95%。但他強調,此為供給面造成的成本推升,並非景氣過熱所致。

央行日前則估算,若電價調幅為8%,將拉高CPI約0.07個百分點。張建一指出,經濟部雖努力為台電爭取千億撥補,但因其負債比過高,仍需藉由調漲反映成本,以減緩虧損擴大。

儘管通膨壓力上升,主計總處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達3.14%,經濟表現仍優於物價漲幅。張建一認為,除了出口與投資穩健成長,國內消費也因大型演唱會、藝文活動等刺激而呈現回溫。

然而,他也提醒,仍須警覺包括美國總統川普政策變動等潛在風險,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衝擊,對台灣景氣造成不確定影響。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