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提案修法普發現金常態化 主計長:原則上不支持

2025-03-24 11:29:59   1029

國民黨主張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並提案修正預算法,立委關注還稅於民法制化是否沒討論空間。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表示,原則上不支持,過去普發現金有其特殊目的,當初是為了振興經濟,才會提特別條例送到立法院審議。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現金特別條例草案》,主張針對2024年度稅收超徵5283億元,全民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引發朝野熱議。儘管國民黨全力推動,希望法案於本會期完成三讀,甚至不排除延長會期,但行政機關與主計總處多位官員對「普發現金法制化」表達保留意見,認為缺乏穩定財源支撐,不宜常態化。

在24日的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會議上,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表示,原則上不支持將還稅於民常態化或制度化。她指出,過去普發現金6000元的前例是在特定條件下執行,當時經濟成長率僅2.1%,政府為加速疫後振興、促進消費,才提出特別條例並經立法院審議通過,屬非常態措施。

對於立委詢問中華民國是否為「績優股」應發放股利一說,陳淑姿回應稱,政府當然是績優股,但「並非每年都有財政有餘」,即便稅收超出預算編列,亦需優先用以彌補短差與法定還本,尚須經審計部肯定後才能編列為可用歲計賸餘資源。她強調,即便財源充足,應優先照顧民生、社會福利等政策項目,未必以發放現金最符合公共利益。

行政院常務副秘書長李國興也表示,行政部門「不支持普發現金制度化」,理由同樣在於財源不穩定。他說明,超徵稅收應優先減債,確保國家財政健全,如此方能減少未來舉債負擔。他表示,針對特別條例版本「可以討論」,但仍應審慎以對。

財政部方面亦早先指出,2024年度預估原需舉債1571億元,如將超徵稅收全數用於現金發放,勢必影響減債規劃,長期將增加國家財政壓力。財政部政務次長阮清華表示,超出部分稅收將先用於還本、減債,其次才會納入歲計賸餘,未來是否用於民生、弱勢或國防等支出,須經行政部門整體考量。

儘管行政部門多持保留態度,國民黨則強勢推動法案通過。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5283億元的稅收超徵是全民貢獻的成果,應透過現金方式「全民共享」,並強調法案一定要在本會期完成三讀,即便須延長會期也會堅持到底。她並提到,有藍委建議進一步修法,修改《預算法》第81條之1,將普發現金制度化,從根本解決紛爭。

黨內立委林德福質詢時進一步主張,應以先前6000元發放條件作為未來制度設計的參考基準,並質疑政府不願支持法制化是否欠缺誠意。他比喻道,「既然是績優股,為何不能發放股利?」藉此批評行政部門未能妥善回饋人民。

民進黨方面則對國民黨的主張表達質疑。立委吳秉叡指出,此舉是否與台電千億元預算撥補案遭刪、電價可能上漲有關,質疑國民黨藉「還稅於民」轉移政治責任。他表示,若原本即有編列電價撥補預算,電價不至於調升,「如今推出普發現金,只是怕被罵」。

主計總處則補充說明,依既定程序,114年度(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將於114年8月底送交立法院審議,最快可於115年(2026年)實施普發現金。此一時間表顯示,即使法案通過,距離實際發放仍需一段時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